扬州高邮公司:电气化“育秧工厂”前景可期

发布日期: 2021-07-08

7月6日,在位于高邮市临泽镇周巷村的扬州市工厂化育秧基地,随着传送带的运转,一份份营养土、水稻良种均匀播撒在秧盘上,这些秧盘随后被移至占地约6亩的恒温大棚内,经过3到4天的保温催芽,再运到室外的育秧池培育……

这里是周巷村顺应农业生产机械化、电气化发展,打造的高邮首个工厂化育秧基地,于今年4月建成。仅仅35亩的基地里生产的秧苗,就可供3000亩稻田插秧。

“你们看,西边是入池3天的秧苗,东边绿油油的已入池10天了。”基地负责人、周巷村委会副主任周春景指着不同培育期的秧苗,向前来维护用电设备的临泽供电所员工从健、徐鑫介绍。

“工厂化育秧是机械化播种,出苗又齐又壮,且通风透气,有利于防治病虫害,便于后续机械化插秧,还能提高水稻产量。”周春景说,今年5月21日基地就开始育秧了,这比传统的人工育秧要提前15天,有了这个提前量,每亩秧田可增产75公斤左右水稻。“当然,这离不开电力的支撑,因为每天基地里的传输机、净水机、喷灌等设备都要用到电。”

早在4月上旬,临泽供电所就安排人员主动上门,了解到基地有40千瓦功率的用电需求后,及时为其办理了新装用电业务,把“电”提前送到了基地。

入夏以来,正值水稻育秧分插时节,为了给“育秧工厂”提供安全可靠的电力保障, 6月9日下午,临泽供电所安排人员上门检查机器和电源电缆,维护净水机、电气化喷灌等用电设备。  

“电力十足,工厂育秧有保证,工人干活也有动力。”负责基地育秧管理的周巷村村民王凤礼说,一般人工育秧,5个工人一天只能完成几亩,而采用“工厂化”育秧,5个工人一天可完成近200亩的育秧任务。

据了解,6月11日,该基地已出售第一批秧苗,可满足400亩稻田的需要。“周巷村是高邮打造工厂化育秧技术的试点,在可靠电力的加持下,增产增收前景可期。”周春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