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故事巡礼】电暖流守护老人健康

发布日期: 2024-12-31

 

关爱老人,关爱生命。这几年,国网南通供电公司多支党员服务队依托电暖流品牌,打造智慧用电系统,为老人提供智能用电和安全智能防护设施,让更多老人享受到安逸舒适的高质量生活。

生命安全的“护身符”

“请问,老马睡着了吗?你家是不是存在漏电隐患?”2023年12月17日22时许,南通市通州区西亭供电所台区经理、红马甲志愿者曹煌弟主动敲响了西亭镇垦南村村民马金山的门。

就在15分钟前,曹煌弟的手机突然收到漏电值超限预警系统的短信,提示其管辖的垦南村57688号台区一台智能开关漏电值超过100毫安,他通过用电采集系统排查用户,不到10分钟,就将漏电隐患点锁定在马金山家。

当时,最低温度达零下6度,80多岁的老马的哮喘病复发,不得不用上呼吸机。

曹煌弟赶到老马家,先查看电表进出线是否正常,再将漏电保护器后面的分路开关全部切断,挨个送,最终发现是卧室里连接呼吸机的拖线板老化引起的漏电。故障排除后,老人的呼吸机恢复了正常工作。

在南通市通州区有300多个家里使用呼吸机的特殊用电客户,基本是老年人。为了保障老人们的生命安全,通州“连心桥”党员服务队与所在社区联合建立绿色通道,配备专用电源,还开发了电力值展示及预警系统,有效解决了漏电威胁呼吸机老人生命安全的问题。

目前,通州“连心桥”党员服务队已经通过预警系统,主动查找到3户呼吸机老人家里存在漏电现象。

智慧用电解决难题

去年5月,住在当地一所敬老院的82岁吴志老人无意说道:“要是装一个安全用电监控设备该多好”。“连心桥”党员服务队将老人的想法记录下来。

今年6月,为了满足老人的愿望,队员朱婧洋、张顾峰将“智慧用电方案”向敬老院院长和盘托出,并与敬老院达成共识:由养老院牵头筹资,委托“第三方”针对自理老人、半自理老人、失智老人、失能老人等不同群体,设计安居智慧用电方案。

这套方案针对自理老人,加装感应地脚灯、配置安全型电源插座和用电设备;针对半自理老人,将灯具开关和插座等设备安装在床位的斜上方位置、在床边安装紧急呼叫设施;针对失能老人,调整房间内电力线路和监护设备的位置、配备离床感应设施和智能手环等;针对失智老人,精简房间内的用电插座和设施、用明显图案和大号字体标识用电设备位置。

据了解,这套智慧用电方案还打造了智慧用电系统,可以在移动设备上全流程程跟踪处理用电需求,形成闭环管理,如实时监测并紧急预警如温度预警、漏电预警、欠压预警等情况,并通过远程大数据的共享功能,实现了故障主动判别,快速上门抢修以及远程复电等功能。

“感知”服务独居老人

6月底,“通电先锋”党员服务队来到南通老城区。这里混杂着许多老屋,居住着大量的独居老人,加之,用电设备相对老旧,容易出现漏电、短路等异常用电事件,给老人带来安全用电风险。

为了独居老人用上安全舒心电,“通电先锋”党员服务队队员开发线上智能负荷分析系统,当老人家里出现负荷过载、线路短路等用电异常情况,或是发送电瓶车入户充电等不安全行为时,系统可以自动监测识别,并直接向社区人员进行告警。

2023年,南通供电公司在国内率先开展配变及表箱、表计失电的实时高效主动感知研究,打造基于实时量测中心构建的停电信息池和供电服务指挥一张图系统,通过主动感知线段、配变、表计等失电信号,精确研出停电范围,还能定位到具体的电表和客户。

“通电先锋”党员服务队员们通过主动感知系统共监测到配网故障4600余次,南通配网低压故障的感知时间由原来的10分钟降低到现在50秒,故障研判准确率达到95%,低压故障的现场排查时间从原来的25分钟降低至现在的5分钟。这对出现用电故障不知所措的独居老人来说是个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