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脉动,中国电力的丝路新章——国网江苏电力工程咨询公司青年工程师援建沙特输电工程的故事

发布日期: 2025-09-26

在沙特阿拉伯广袤的沙漠中,沙特中西和中南±500千伏柔性直流输电项目正在稳步推进。该项目不仅是沙特国家级战略工程,也是中国以外全球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的混合桥拓扑柔性直流工程,更是中沙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项目。在这片热土上,国网江苏电力工程咨询公司的两位青年工程师蒋骏和王玉玺,正以精湛技术和敬业精神,带领多国团队共同书写中国电力出海的新篇章。

9月16日,在中西柔直工程换流变进场卸货协调会上,沙特施工单位突然提出每个换流站都需配备转向小车。面对这一要求,王玉玺沉着应对,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解释道:“并非所有站点都需要转向设备,中西柔直项目只需在港口装车时明确换流变的方向与进场卸货时需要的方向一致,便可有效提高安装效率。”他清晰的技术讲解,最终说服对方,保障了项目进度。

今年7月,不满35岁却拥有近十年特高压和直流工程建设经验的蒋骏和王玉玺,主动请缨奔赴沙特,预计驻守两年。临行前,王玉玺的女儿将一面五星红旗塞进父亲的行囊,说:“你一定要让世界看到中国建设的工程有多棒!”

沙特中西和中南±500千伏柔性直流输电项目涉及两条输电线路和四个换流站,分别位于首都利雅得、南部吉赞和西部吉达,总输送容量高达700万千瓦,建成后可满足1300万人口的年用电需求,预计2027年投运。届时,沙特中部的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将通过这两条“绿色通道”输送至全国负荷中心。

作为工程EPC总承包商,中国电力技术装备有限公司联合国网江苏电力,全面采用中国技术、标准与装备,实现了中国直流输电技术、装备、服务“整体出海”的重要突破。

抵达沙特后,蒋骏和王玉玺将国内经验与国际规范相结合,迅速适应从建设管理方向总承包方的角色转变。所有技术文件需通过ACONEX系统报审,达到A级标准方可实施,截至目前项目累计审批报告已超2万份。

在吉达换流站,王玉玺发现施工方未按标准预留伸缩缝,计划用整体浇筑来节约工期。凭借国内经验,他坚持优化方案,通过多次沟通最终避免埋下质量隐患。他说:“海外项目既要展现中国标准的技术优势,也需融入国际规范。”

蒋骏则结合沙特高温、多沙的环境特点,借鉴南京、泰州换流站建设经验,优化辅控楼地下电缆夹层布置,同时基于实地考察,调整设备基础混凝土材质,规避后期可能引发的电磁感应发热问题。此外,他还建议调整作业时间,实行错峰施工,加强人员防护,有效应对50℃以上的极端高温。

面对来自中东、南亚等地的1700余名建设者,文化融合成为另一大挑战。蒋骏在利雅得换流站采用“图示化沟通”,借助照片、视频辅助技术交底。王玉玺则在吉达换流站主动学习跨文化管理,工作之余邀请各国同事品茶,讲解“以茶会友”的中国传统文化,分享“和合”理念,凝聚团队共识,逐渐赢得外籍同事的尊重与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