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耀扬州,匠心织网,点亮万家灯火,赋能发展新篇;分秒必争,可靠永续,以卓越电力护航“好地方”幸福生活。近年来,国网扬州供电公司以持续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为主线,凭借机制协同、技术创新、精准服务,不断推进办电便捷化、增强供电可靠性、促进供电高质化,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与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提供坚实的电力保障。今年上半年的两组数据就是最好的佐证:户均停电时长0.1939小时、同比缩短53.6%,供电可靠率99.9955%、同比提升0.0051个百分点。 机制创新,超前布局 锻造驱动经济发展的“强引擎” 6月18日,扬州恒润海洋重工有限公司220千伏恒成变电站成功送电,比原计划提前了两个月。这座变电站将支撑起恒润海工年产200万吨冷轧高强度板的产能。 送电时间的提前,源于供电服务的超前。早在2023年项目规划阶段,扬州供电公司在走访中就敏锐捕捉到恒润海工的用电负荷大,提前启动配套电网工程项目储备。去年4月17日,恒润海工提交申请后,扬州供电公司仅用10个工作日就反馈了供电方案,随后同步推进上级220千伏秀清变电站扩建,新增4个出线间隔。 更让企业暖心的是电力外线工程的“政企共担”机制:扬州市广陵区政府投资土建,扬州供电公司建设线路,为恒润海工节省初期投资费用超过2000万元。 “宁让电等发展,不让发展等电”的理念,正推动扬州这个“好地方”的产业升级跑出加速度。扬州供电公司组建重大项目服务领导小组,今年上半年已为160个省、市重大项目配备专职经理,完成了88个项目接电。全市11个省级及以上园区深化“开门接电”服务,接电效率提升15.73%,新建“园中园”平均接电时长压缩至8.5个工作日。 服务新能源发展的“扬州速度”同样令人瞩目。年初,国家出台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和新能源上网电价新政策,明确“新老划断”过渡期。相应节点前投运的项目按照原有政策执行,从而能够锁定预期收益。扬州供电公司主动梳理有意向在关键节点前并网的新能源项目,建立“一对一”协调服务机制,从政策解读到并网筹备提供全方位支持,确保项目应并尽并、能并快并。最终,4月底前服务84个、49万千瓦分布式光伏项目并网,5月底前服务206个、186万千瓦新能源项目并网。 服务中小企业,扬州供电公司亦有实招。今年初,该公司推出工程质保金保险保函服务,通过市场化机制转移风险,在保障工程质量的同时,累计为企业释放工程质保金约1000万元,惠及当地16家施工企业。组建“电费管家”团队,累计为80余家中小企业提供基本电费计费方式调整、能效诊断、新能源市场化交易等服务,平均帮助相关企业降低用电成本12%左右。 科技赋能,智慧攻坚 铸就保障可靠供电的“硬脊梁” 今年5月,为配合北沿江高铁项目建设,扬州供电公司需对110千伏李家线和李廖线实施停电升高改造。这两条线路是110千伏廖家变电站仅有的进线,变电站停运意味着23条出线、4000余家企业可能面临停电10天的风险,特别是其中的3条20千伏线路更是典型的“供电孤岛”,没有备用电源。 扬州供电公司创新打出“移动升压站+公网侧补能+用户侧发电”的组合拳:从临近的110千伏杭集变电站敷设3千米长的电缆,接入8000千伏安移动升压站,将10千伏电压升压后接入廖家变电站内的20千伏母线,使高露洁1号线、高露洁2号线和明星线3条20千伏专线正常供电,保障高露洁、三笑集团等企业的生产连续性。同时,在公网侧部署5辆中压发电车,以便在用电负荷高峰及阴雨天气新能源出力匮乏时顶上;在用户侧部署8辆低压发电车,对部分重点用户供电。 “整个改造期间,生产线一分钟都没停过,订单交付完全不受影响。”江苏三笑集团绿色智能工厂生产车间内,执行总经理王敏说。 从企业正常运转到社会正常运转,都离不开稳定的电力供应。为了持续提升供电可靠性,今年以来,扬州供电公司新增发电设备29台、作业人员48人,完成发电作业1000余次、同比增长超10倍。 供电可靠不可靠,极端天气应对见分晓。为了提高供电的“韧性”,今年6月,扬州供电公司联合扬州水利局、江都水利工程管理处等单位,创新开展“水电融合破题”行动,部署“电力大数据+水资源管理”数智化平台,以科技赋能防汛保供。这个平台依托多源数据融合技术,接入全市147座重点泵站的用电负荷与水利数据,可精准分析泵站运行状态及取水效能,为水资源调度与防汛工作提供精准依据。 今夏,扬州遭遇多轮强降雨袭击,最大降雨量达126.3毫米,39个站点达到暴雨级别。依托“电力大数据+水资源管理”数智化平台,扬州供电公司精准锁定32个易涝点及周边关键电力设施,实现了汛情“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暴雨期间,所有易涝点均未出现电力供应中断或设备故障的情况。 服务下沉,跨界融合 织就民生用电保障的“暖心网” 7月25日13时09分,扬州供电公司“数智网格员”从东关街道宋都第四网格微信群里发现一条信息:居民印石反映,家中电灯频繁闪烁。“数智网格员”迅速将这个诉求转发给东关街道电力网格员吕安怡,经其确认存在电力故障后,自动生成工单并派发。抢修人员赶赴现场,半小时不到就完成了故障修复。 “数智网格员”是谁?要从今年初说起。1月份,扬州供电公司启动电网设备和用户数据治理工作,对全市8119台电网设备、4.29万用户的128.7万条数据进行了全面检查和更新。数据治理后,故障研判精度从原来的小区级别提升至楼栋和楼层级别,故障研判效率提升了三成。 数据治理夯实基础,智能工具再提效率。针对扬州市广陵区东关街道“老建筑多、老问题多”的特点,扬州供电公司在数据治理的基础上,于6月研发了“数智网格员”APP,部署接入DeepSeek-R1模型,代替人工入驻东关街道的113个居民网格微信群,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实现涉电诉求智能识别与秒级预警。据统计,“数智网格员”试点上线以来,已精准识别东关街道微信群内54条涉电信息,无关信息过滤率达98.6%,由此使得故障响应平均时间缩短至3分钟。 服务升级,不止于“向内优化”,更在于“向外破壁”。8月22日,扬州高邮市10千伏临东线与泰州兴化市10千伏舜生线的联络线工程顺利建成,标志着扬州和泰州两地的配电网首次实现了“手拉手”互联。 这两条线路位于两个设区市的供电末端,都是单电源线路,线下共有20多台公用配电变压器,为2000多户用户供电。一旦遭遇故障或检修,线路停电时间往往超过4小时。为提升供电可靠性,今年6月,扬州与泰州供电公司共同制定了《扬泰地区中压配电网跨市联络工作方案》,推动联络线工程建设。联络线贯通后,当一方遭遇突发故障或计划检修时,可在15分钟以内由另一方进行供电,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停电时间、缩小停电范围。 目前,扬州供电公司已规划跨区互联项目48个,涉及变电站25座、线路43条,不仅覆盖扬州市内,还涉及省内的南京、镇江、泰州和盐城四市,以及安徽省滁州市。“我们将深化区域协同,构建更灵活可靠的配电网架,全力保障经济发展与民生用电需求。”扬州供电公司经济技术研究所专责吴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