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国网淮安供电公司采用“无人机+机器人”方式,完成了500千伏伊上线223号铁塔小号侧60米处接地线断股的带电修补作业。此次消缺仅用时约半小时,与传统的人工作业相比,不仅避免了停电,规避了作业人员高温天气下中暑、高坠等风险,而且将缺陷处置效率提升8倍多。 500千伏伊上线是田湾核电站外送的重要通道之一。此处接地线共13股,断了5股且存在散股现象,为严重缺陷。如果申请停电消缺,停电或将超过6个小时。淮安供电公司经过周密的方案论证和风险分析,决定采用“无人机+机器人”进行带电修补作业。 其中,特制无人机下方携带专用机器人装载设备和摄像头。飞手控制其吊装机器人,飞至导线上方时缓缓下降,待机器人固定在导线上后,无人机继续升高,达到一定距离后,吊装卡扣自动打开,无人机即与机器人脱离并返航。 机器人重约20公斤,上窄下宽,形似马鞍,装有感应装置。待感应到上方最窄处与导线贴合后,便会伸出内置机械爪并抱紧导线。这个机器人还配备有可见光摄像头与两只机械臂,左臂末端为工作钳,右臂末端为绑扎装置。 据淮安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一班班长张天明介绍,操作人员控制机器人利用轮足在导线上行进,钳型左臂抓住导线向断股处移动,就像女生捋长头发一样捋过去,散股的铝导线外层就会重新贴合在钢芯上。这时,操作人员就能控制右臂,使用铝制卡扣,将散股重新固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