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扬州供电公司坚持技术创新与工程实践双轮驱动

发布日期: 2025-04-25

扬州“风光”资源丰富,去年底新能源装机总容量已达584万千瓦,占比超50%,成为名副其实的主力电源。

“新能源快速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新能源装机集中在北部和东部的里下河地区,而用电负荷则集中在沿江城镇带群和沿运河城镇点群。这种不均衡分布,对可靠供电和新能源消纳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国网扬州供电公司总经理陆东生表示,公司把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作为年度重点工作,将立足区域资源禀赋,以创新技术为支撑,以政企协同为保障,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全力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目前,扬州已纳入光伏发电市场化并网项目实施库的陆上光伏项目数量和容量均居全省第一,预计今年将成为江苏首个新能源装机超千万千瓦的非沿海城市。新能源接网需求集中化、规模化、时效性强的特点,让传统电网架构难以“招架”,亟需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根据这一实际需要,扬州供电公司创新提出构建“主动平衡型”电网,即通过问题主动识变、工具主动应变、政策主动求变,实现电网供需平衡、就地平衡、内外平衡。

在技术支撑方面,随着扬镇直流一期工程和平安变电站移相器的投运,扬州已初步构建起“一纵一横”柔性网架格局。特别是“新型高可靠110千伏移相器成套技术及关键装备”入选国家能源局第四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名单之后,其经验已在10余个工程中得到推广。当前,扬镇直流二期和品祚变电站移相器工程正在有序推进,“两纵两横”柔性网架格局加速成型,电网承载潜力将得到持续提升。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扬州供电公司坚持技术创新与工程实践双轮驱动。依托杨寿移相器工程,正在建设国内首台移变一体式设备;澄子移相器工程则探索开展多端口移相器试点研究,推动潮流调节从“点上优化”向“面上平衡”升级。更值得关注的是,扬州供电公司正加快实现移相器技术电压等级全覆盖,在开展220千伏移相器场景研究的同时,推进仪征20/10千伏、400伏移相器示范建设,为构建全电压等级的柔性电网进行积极探索。

在服务绿色发展方面,扬州已构建起“两中心、四站点”的绿电绿证服务网络,为企业提供绿电交易、碳汇管理、节能减排咨询等一站式服务。“目前,扬州已有73家企业参与绿电交易,去年交易量超过1.6亿千瓦时。”陆东生介绍,今年扬州供电公司将进一步深化绿色服务内涵,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国家电网重点课题,加快打造区域碳排放可信管控平台,开展行政分区电碳因子试算试点。同时,通过绿电溯源技术研究与应用,协同政府推进“绿电进园区”示范项目建设,让更多企业享受到清洁能源发展的红利。

政企协同机制的不断完善,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扬州供电公司主动对接地方政府,共同探索新能源与地方经济深度融合的新路径。通过建立电碳数据共享机制,为地方政府制定碳减排政策提供精准数据支撑;通过开展“绿电+”创新示范,助力打造绿色产业园区;通过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这种全方位合作模式,正在将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从单纯的电网工程升级为推动区域绿色发展的系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