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能澎湃 大地焕彩——盐城公司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发布日期: 2022-12-06

11月21日,国网盐城供电公司营销部客户经理黄海涛来到江苏双瑞风电叶片有限公司生产厂区,巡查该企业屋顶光伏及其厂区电力设备,全力保障盐城地区新能源产业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网盐城供电公司勇担使命、勇毅前行,不断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持续建设坚强电网、提升服务品质,为绿色发展、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坚强电网赋能

盐城电网建设始终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十年间,盐城所辖县(市)全部跻身全国百强县,2021年全市GDP总量达6617.39亿元,较2012年翻了一番多。全社会用电量也几乎翻了一番,由2012年的222亿千瓦时增至2021年的410亿千瓦时。

“企业落户以来,供电公司不断简化报装手续、优化报装流程,为我们提供了‘保姆式’贴心服务。”江苏润阳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电气主管顾延石介绍,该企业于2017年落户盐城经济开发区,并于2020年建立建湖基地,企业月均用电量由2017年的573万千瓦时增至如今的1878万千瓦时,增长了2倍多!

在润阳光伏科技公司建湖基地建设中,盐城供电公司提前规划,梳理区域配电网近3年负载和配电台区近两年最大负载率,分析不同场景下配电网的承载能力,并为该基地新建输电线路13.85千米、环网柜9台。

党的十八大以来,盐城精心打造晶硅光伏等产业链,仅光伏装备制造就有天合光能、阿特斯、协鑫、润阳、悦阳等一大批龙头企业落户,拉动用电大幅增长。盐城供电公司主动对接、超前规划,加快完善盐城电网网架结构,有效满足其用电需求,为加快产业发展助力赋能。

十年间,盐城电网变电容量由2012年的2130万千伏安增至2021年的4785万千伏安,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总长由7875千米增至12582千米,供电可靠率由99.638%提升至99.954%。

电网一头连着能源消费、一头连着能源生产。

2021年12月24日,我国最大规模海上风电配套并网输电工程——江苏电网500千伏沿海二通道整体建成投运,打通了沿海风电等新能源并网路径。其中,盐城段线路全长约193千米,新建500千伏鹤栖和丰海两座变电站。工程建设期间,盐城供电公司积极做好属地保障工作。

与此同时,盐城供电公司采取“流程并行”“周督办”“日报制”等措施,全力推进所承担的华能射阳H1海上风电、龙源大丰H4海上风电等16个新能源重点配套送出工程建设,新建或改造变电站12座,架设输电线路1520多千米,及时满足了新增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的并网需要。

据统计,盐城地区新能源装机容量已由2012年底的110万千瓦增至2022年6月底的1232万千瓦,增长达10倍!

绿色低碳增值

2019年7月5日,盐城黄(渤)海湿地申遗成功,成为我国第14处世界自然遗产、江苏首个自然遗产,填补了我国滨海湿地类型世界遗产空白。

近年来,盐城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开展湿地保护与修复,绿意动人、惊艳世界。盐城供电公司以助推生态文明建设为己任,服务湿地生态保护发展不遗余力。

2017年,盐城启动实施退耕退渔退养、还林还湿工程。该公司积极配合,在迅速暂停湿地保护核心区、缓冲区新增供电设施的同时,全面摸底排查保护区供电资产,分批实施迁出。“大到每一台变压器,小到每一只表计,都登记在案,应迁必迁。”负责大丰境内迁出工程的国网盐城市大丰区供电公司总经理张运介绍。

至2021年5月底,除保护区日常运营所必需的电力设施,其他供电设备已全部退出盐城境内珍禽和麋鹿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域。

当发展与环境承载间出现矛盾时,盐城供电公司坚守生态优先底线。

2020年,东台竹根沙30万千瓦海上风电220千伏送出工程启动。按正常规划需架设穿越条子泥湿地的架空输电线路。“我们积极协调对接,新建了385米的电缆隧道,虽然让工程施工成本增加约200万元,但保留了滩涂的自然景观,更为鸟类让出了广阔空间。”该公司建设部主任王立成表示。

该公司还充分发挥电网企业优势,推动盐城能源消费结构持续优化。

自2018年以来,该公司累计完成供配电设施投资8500多万元,新建线路20多千米,助力打造盐城黄海森林公园、安丰古南街等全电景(街)区11个,累计实现替代电量4200万千瓦时,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3980吨。

盛夏时节,来到东台黄海森林公园,清风拂面、林影婆娑。“这几年,森林公园越来越绿,越来越美了。”公园游览车驾驶员王陈诚向乘客介绍,2016年他到景区工作,用的是燃煤锅炉、农家柴灶、燃油摆渡车,如今这些都改用了电。

乡村振兴扬帆

麦稻满仓,鱼虾满塘。一幅现代化农业新画卷,正在盐阜大地徐徐展开。

2017年底,国网江苏电力与省农垦集团签署协议,启动对该集团所属18个农场电力管理体制改革和电网改造。其中,盐城境内共有8个省属农场,规模最大、客户最多。

位于东台境内的新曹农场何垛分场因资金投入不足,整体设备老化、供电可靠性低、供电质量差等问题突出。2018年8月,盐城供电公司为何垛分场18018号田新建10千伏线路8千米,新增配电变压器4台。“多亏了供电公司及时架设专线,我们的两个扬水站才得以如期投运,提水能力提高近10倍。今夏这里少雨缺水,水稻生长也没受多大影响。”该农场场长郝大庆说。

2020年底,盐城地区的8个省属农场“两改”工作全部完成,该公司累计完成投资4.31亿元,新建或改造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5座,10千伏及以上线路360.86千米,农场供电可靠性大大提升。

乡村要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

2015年起,在响水县南河镇政府主导下,该镇村民开始尝试种植西兰花。

2017年1月的一天,盐城供电公司员工在服务种植户罗会兵时了解到,大棚内西兰花整个生长周期大量需水,而传统灌溉模式因土地不平容易导致水浇不匀,影响其生长。为此,该公司第一时间派人赴现场勘察,为企业定制滴灌方案,并为其新架配电变压器和400伏线路,解决了灌溉难题。

“滴灌模式不但促进西兰花生长,提高土地出产率,而且每亩地一季可节省200元左右的灌溉费用,这离不开供电公司的贴心服务!”罗会兵感慨道。

种植规模和效益不断提升,南河镇西兰花种植户们又开始琢磨起冷链设施建设。盐城供电公司积极采取供电方案会办流转制与“回头审查”相结合方式,服务冷链设施接电增容,流程耗时缩短近40%。

据统计,2016年至今,南河镇先后建成了7个千吨级、1个5千吨级冷库。盐城供电公司在该镇投资980万元,累计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110多千米、400伏线路40多千米,新增400千伏安配变14台,有效满足了151个种植企业及农户的用电需求。

自2015年以来,该公司已完成232个乡村电气化项目建设,同时推广电烘干设备311套和电锅炉、电窑炉758台,全力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