璀璨之夜 悉心守护——苏州张家港公司为央视中秋晚会保电

发布日期: 2022-09-13

 

神州同明月,天涯共此时。910日晚8时,在苏州张家港录制的2022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秋晚会面向全球播出。

国网张家港市供电公司承担着这场晚会的保电任务。从7月12日开始配电工程设计,至8月22日录制全部结束,该公司主动服务、全力护航,保障了整场晚会以最佳效果呈现。

5次修改 打磨设计方案

中秋晚会录制现场设置在张家港市暨阳湖生态园音乐喷泉广场,360度全景舞台、超高清和三维声录播等多项新技术的应用,对电力保障要求极高。

为此,张家港市供电公司选派经验丰富的设计骨干,配备多名具有大型商业体及市政工程电力线路设计经验的精锐成员,于7月12日着手开始现场配电工程的设计工作。

“在现场勘查中,我们发现由于线路末端通道位于舞台正下方,400伏出线电缆无法引至末端配电箱。经多次讨论后,团队决定,对10千伏进线电缆采用穿管明敷、过路线槽相结合的方式,对400伏出线电缆采用过路线槽、排管相结合方式,来解决电缆敷设的难题。此方案虽然增加了施工难度,但最大程度减少了对在建舞台的破坏。”该公司配电工程设计专职葛建德介绍。

经3次讨论、5次修改,张家港市供电公司于7月21日完成配电工程设计工作。该方案在现有35千伏暨阳湖音乐喷泉变电站的基础上,在110千伏赵庄变电站10千伏景线新建欢乐世界1号环网柜,安装容量分别为1000千伏安、400千伏安的变压器各1台,并配备1台500千瓦柴油应急电源发电机,以备不时之需。

“全电共享” 加快施工进度

赶在7月31日前通电——根据项目方提出的要求,张家港市供电公司想方设法,加快施工进度。

考虑到晚会舞台为临时搭建,最终会被拆除,新装变压器使用时间不到2个月,张家港市供电公司向项目方建议采用“全电共享”服务,通过“以租代购”的方式,在满足临时用电需求的同时,节省建设成本。

“如果购买变压器,要一次性投入45万左右。而在‘全电共享’模式下,租赁费用仅需13万左右。原本从设备招标采购再到工程施工,至少需要60天,现在从确定方案到通电仅用了17天,为我们后续的设备调试工作争取了时间。”参与晚会筹备的张家港市巨星影演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钱和平算了一笔账。

施工期间正值7月末,气温持续在37℃以上,酷暑难耐。“线路改造不仅是地面工作,还涉及电缆井下作业。闷热、潮湿的作业环境,使施工条件更为恶劣。”负责施工的港源电力实业有限公司项目管理中心主任包兴说,“我们倒排工期、统筹优化,组织12名施工人员轮换交替工作,在保证安全前提下,尽可能加快速度。”

7月31日上午,随着10千伏湖景线欢乐世界1号环网柜1015开关投运,中秋晚会录制现场全部送电到位。

17个日夜 现场值守待命

8月8日到22日,央视中秋晚会进入录制阶段。

早在8月6日,张家港市供电公司就成立了应急保电指挥工作小组,将一辆500千瓦应急电源车开往录制现场,并每天安排2名保电人员值守待命。

录制从每晚7点半开始,持续到深夜结束。“下午3点提前到场;先检查发电车油量储备、蓄电池电压等情况;再对用电设备巡视测温,特别是跟踪专变设备运行情况及负荷变化;晚饭时间,和另一名值守人员交替前往休息室吃饭;晚上,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保电值守人员高彬彬说,这就是他每天的工作日程。

8月17日晚9点多,大雨突降,造成录制中断。为抓紧进度,摄制组决定雨停后继续录制。趁着间隙,保电值守人员冒雨巡视现场5台变压器、14个电缆分支箱,确认设备运行正常,以保证后续录制有序进行。

遭受过40℃高温的烘烤,也经历过狂风暴雨的突袭,17天里,在光影璀璨的舞台幕后,在夜空绽放的烟花之下,保电人员默默坚守岗位。8月23日凌晨2时42分,随着全部录制结束,应急电源车在夜幕下驶离暨阳湖,为此次保电任务画上了圆满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