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在连云港亚新钢铁有限公司2.9万平方米厂房屋顶上,装机容量3.214兆瓦的分布式光伏项目并网发电。这是国网连云港供电公司推动钢铁行业节能降碳改造的试点示范项目。 “此次投运的是光伏一期工程,按照年有效发电时间1104小时计算,年发电量将达到353万干瓦时,全部由企业就地消纳,相当于节约标煤约13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617吨,同时每年节省约80万元电费。”亚新钢铁行政总裁陈国达说,这给企业发展带来了绿色和实惠。 今年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钢铁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其中提出,鼓励钢铁企业充分利用大面积优质屋顶资源,以自建或租赁方式投资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提升企业绿电使用比例。对此,连云港供电公司主动走访高耗能钢铁企业,引导其挖掘节能降碳潜力。 亚新钢铁位于灌河半岛临港产业区,是集烧结、炼铁、炼钢、轧钢、运输为一体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经我们评估,该企业可利用的屋顶面积约为14.9万平方米,后续仍有较大的光伏建设空间,将由此探索出一条“光伏+钢铁”绿色转型路径。”灌南县供电公司副总经理岳文超介绍。 目前,钢铁企业厂房多为非承重彩钢瓦屋顶,承载力有限。“我们与施工方商定,在安装光伏设备的同时,对4号厂房、废钢库、轧钢二场等3间厂房屋顶予以加固、修复。”项目经理罗俊勇说。整个项目采用5904块单晶硅光伏组件,彩钢瓦全部采用平铺方式,减少了钢质支架的使用。 光伏设备长期运行,对周边环境要求很高。如果遇到灰尘、大气污染、酸雨等,将会污损光伏设备,影响其发电量和使用寿命。而从当地环保部门获悉,得益于近年来的区域环境治理,灌河半岛区域已连续17个月未出现严重污染情况。这将为屋顶光伏的规模化发展提供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