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张家港公司:让绿色发展成色更足

发布日期: 2022-08-05

 

8月3日,在位于苏州张家港市的华芳集团毛纺织染有限公司厂房顶部,一排排整齐的光伏板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7月初,该企业在国网张家港市供电公司营销部工作人员的跟踪服务下,顺利建成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并实现并网发电。装机容量为5.09兆瓦的光伏发电系统,预计年发电509万千瓦时,年可节约电费约188万元,减排二氧化碳4581吨。

近年来,张家港市供电公司持续优化“供电+能效”服务,提高综合能源的利用效率,推广清洁能源应用,促进经济社会绿色发展,努力打造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县域样板。

“供电+能效” 企业节能更轻松

8月2日,在张家港市供电公司的助力下,国网江苏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与东华能源(张家港)新材料有限公司签订了系统蒸汽梯级利用余热发电项目的合作协议。

东华能源是苏州百强民营企业,也是张家港地区的用能大户。长期以来,张家港市供电公司以供电服务为基础,为该企业提供包括电能监测、能效诊断、能效咨询等在内的升级服务。

今年1月,张家港市供电公司在走访辖区内的化工企业时,得知东华能源锅炉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富余中压蒸汽。此类蒸汽不满足厂内低压用汽条件,导致能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只能排放至空气中。

“针对富余蒸汽问题,我们精细化分析用能信息数据,为企业量身打造优化方案,提出余热余压综合利用发电法。该办法采用锅炉蒸汽发电,在充分利用中压蒸汽能量后,再将排出的蒸汽减温至180℃供给厂区烘干原料使用,以此实现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同时降低工厂能耗。”张家港市供电公司营销部副主任周俊表示。

经过多轮沟通后,这一方案被东华能源认可并采纳实施。据该企业电气负责人王成亮介绍,余热余压综合利用发电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节能1044.51万元,年节约标准煤5379.23吨,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22万吨。

今年上半年,张家港市供电公司通过走访调研企业、应用数字化手段、线上交流等方式,收集企业实际能效需求,为企业打造个性化的能效提升方案。截至目前,该公司已为84家企业提供个性化能效服务。

政企联动 清洁能源更普及

7月22日,随着张家港市供电公司工作人员耿凯和高彬彬完成长江润发(张家港)浦钢有限公司对新建成的14千瓦单相立式岸电系统的验收,该公司岸电系统于当日顺利投运。

为解决长江内河流域船舶靠泊期间尾气和噪声污染问题,一直以来,张家港市供电公司全力推广岸电技术,推进岸电项目勘查、验收、巡检等工作,加强周边配套电网建设。目前,该公司已在张家港地区15个干流码头建成高压岸电系统22套,岸电覆盖率达100%。

3月3日,张家港市交通运输局、张家港海事局联合发布《关于印发张家港港口码头岸电系统专项提升行动方案的通知》,明确将岸电使用纳入码头船岸管理制度,要求继续推广使用岸电“惠船八条”、“惠企六条”。有了政策激励,企业进行改造的积极性显著提高。今年上半年,又有7家企业完成了码头岸电标准化建设,各自建成14千瓦的单相立式岸电系统。

促进清洁能源应用,张家港公司持续在各领域发力。该公司推动张家港市政府于3月12日发布《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张家港市城镇燃气安全排查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全市非居民燃气用户瓶改电、瓶改管的任务;推动张家港市校园安全专业委员会于5月11日发布《关于开展校园食堂用能“瓶改”“油改”工作督导检查的通知》,要求全市2022年底前完成24所学校食堂瓶改电、油改电任务。

为促进相关政策落地显效,张家港市供电公司利用安全用电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契机加强宣传,及时与用户达成合作意向,并建立“一对一”服务机制,在用户电力配套工程等方面提供人员和技术支持。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已完成餐饮电厨房改造43户,全电校园改造5户,工业电窑炉改造23台,电锅炉改造12台。

靠前服务 绿色出行更便捷

  7月30日中午,在张家港市东南大道的一家比亚迪4S店内,市民陈卫东正在为即将大学毕业的儿子挑选电动汽车。张家港市供电公司党员服务队队员黄文杰为二人宣讲充电桩报装政策,发放《充电设施报装业务办理指南》。

为更好地助力市民绿色低碳出行,3月份以来,张家港市供电公司将服务前置,安排党员服务队队员利用工余时间,分批走访辖区内销售电动汽车的4S店,向店员和前来购车的车主宣讲充电桩报装相关政策和办理流程,并推广“网上国网”App上的“找桩充电”“给桩充值”“在线办桩”等系列便利服务。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购置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供不应求等问题逐步显现。张家港市供电公司主动出击,在提升服务质量的同时,加快推进“开门接桩”示范项目,优先对辖区内需求量大的小区进行充电桩专项改造。

“我们将电源点从地面延伸到地下车库,并安装集中表箱,缩短客户拉线距离,减少客户装桩成本,彻底解决新能源车主装桩难题。”该公司营销部客户经理黄文杰介绍,目前,张家港市供电公司已新建成“开门接桩”示范小区4个,并正在对8个老小区进行设计改造。

考虑到客户买车后急于接电装桩的迫切需求,该公司在对小区充电桩整体规划设计的同时,优先对有迫切接电需求的局部区域施工接电。和先整体改造施工再接电的原始模式相比,按需局部改造将客户等待时长压缩了80%。

“近期,我们还联合政府部门开展民生微实事工程,针对辖区内的安置小区另辟区域建设公共充电桩,全面提升居民接电装桩的幸福感和满意度。”黄文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