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21时40分,国网南京市江宁区供电公司配电三班班长李军接到“石城鹰眼”发来的短信——“10千伏秦淮2号线金王府小区配电所2号配变21:37发生低压部分故障,12户失电,请及时安排抢修”。 李军随即带领抢修人员,在15分钟后赶到现场。经过近1个小时的抢修,22时32分,该小区54幢1单元12户居民全部恢复供电。期间,只有1户居民拨打报修电话,其他用户因为供电抢修的迅速还没“来得及”。 “石城鹰眼”是国网南京供电公司搭建的配电网全自主监控系统。以往,“石城鹰眼”只能识别10千伏配电信息,当某一片区停电时才会告警。7月3日,随着新增功能“低压智能监视”上线试运行,“石城鹰眼”可以直接定位到400伏单户停电,较以往更为精准、敏锐。 实现这项功能的关键,是HPLC(高速电力线载波)技术的应用。“这是一种用于低压线路的高效数据传输技术,通过在集中表箱中安装HPLC通信模块,我们就能实时掌握每户电表的运行状态。”南京供电公司计量室主任冯隆基介绍。“一旦监测到单户电表失压或者复电,即可生成一条停复电事件,这个过程最多只要5秒。” 通过企业级实时量测中心,这些数据被传输至“石城鹰眼”。但是,如何从海量监测数据中,精准筛选出真正的故障信息?“鹰眼”根据历史经验给出判断依据——只有发现同一配变下5户及以上非计划检修导致同时失电的情况,才会派发故障抢修短信给抢修人员。 南京供电公司供电服务指挥中心专职吕湛算了一笔账:原先,从客户失电到抢修人员抵达,平均需要30分钟。现在,无需客户报修,系统3分钟内就自动研判故障类型并派发工单,抢修人员平均15分钟内赶到现场,总体时间节省了40%。该公司在全市划分154个供电网格,800余名抢修人员24小时待命,确保随时出动响应。 服务更主动,也更超前。经试点应用验证,“石城鹰眼”能够通过分析历史报修、意见和投诉工单,面向抢修人员生成“一户一案”用户画像,给出服务建议。“鹰眼”还向抢修班组提供频繁停电线路和台区信息,以便有针对地实施改造、加强巡视,提前防范隐患。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石城鹰眼”已覆盖全市约300万用户,预计今年底将扩大至400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