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国网张家港市供电公司工作人员来到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东区域总部基地开工仪式现场,检查临时用电设备运行情况,并全程驻守保电,确保项目顺利开工。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受疫情影响的张家港复工复产正在有序推进。张家港市供电公司在抓实抓牢疫情防控的同时,统筹兼顾,推出“开门接电”“电力+金融”“全电共享”等多项服务举措,让用户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优惠福利,为复工复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全电共享” 5月28日,张靖皋长江大桥项目张家港侧1号临时变电站电气租赁设备顺利投运。张家港市供电公司探索“全电共享”服务新模式,为企业节省成本20余万元。 张靖皋长江大桥贯通苏州张家港市、泰州靖江市和南通如皋市,是江苏又一座世界级跨江大桥。目前张家港先导段正抓紧开展临时配套工程施工作业,为确保配套工程生活区用电,需要新装1台容量为1000千伏安的变压器。 收到用电申请后,张家港市供电公司工作人员主动上门,介绍“全电共享”用电设备模块化租赁相关服务内容,为项目量身定制了一套“以租代购”的用电方案。 以往,客户只能通过采购方式获得用电所需的变压器等用电设备,不仅耗时长,经济压力也较大。“全电共享”模式下,企业根据实际生产需求租赁用电设备以满足临时用电需求,并享受随时租退、自由增减供电容量等服务,最大程度地实现了降本增效。 张靖皋长江大桥建设项目部负责人刘斌算了一笔账:“如果我们自己购买变压器等设备,要投入35万左。现在,通过租赁方式,每年租赁费用只要8万左右,还包含运维费、管理费等。原本需要两个月的送电周期,压缩到17个工作日,真是省钱又省时。” “电力+金融” 张家港市企业众多,受到疫情影响,生产经营期间面临资金吃紧、流动资金周转等难题。张家港市供电公司积极与金融机构开展“电力+金融”合作,拓宽融资渠道,缓解企业资金周转压力。 4月27日,张家港市供电公司走访江苏华昌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时了解到,受疫情影响,该企业当前流动资金较为紧张,立即联系“国网商城”平台,接洽国家电网公司与中信银行合作推出的专项金融产品。在张家港市公司的协调下,企业当天顺利在“国网商城”平台申请到该款产品,用于线上缴费,且融资利率较一般贷款更低。次日,该笔融资款项到账,有效缓解了该企业短期资金周转难题。 张家港德雳丰塑料包装有限公司则因为供电企业降低接入标准而受益。5月,该企业新购置了两条自动化生产线以扩大产能,计划将原120千伏安的供电容量增加至200千伏安。而按照原有的采购、施工、安装等过程,接电周期约需25个工作日,这样将导致产品无法准时出样。 接到企业的增容用电申请后,张家港市供电公司工作人员致电企业,告知其根据省电力公司今年4月推出的“抗击疫情 助企纾困”10项服务举措,全省范围内新装或增容后总容量在200千瓦及以下的中小微企业可采用低压接入方式供电,无需额外采购电力设备。从现场勘查、拟定方案、配置计量设备、签订供用电合同到最终送电,前后仅耗时6天,此外还减少企业设备购置成本10余万元。 “开门接电” 6月15日上午,苏州潞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现实将一面写有“开门接电打造电引擎 助企纾困服务大发展”字样的锦旗送至张家港市供电公司,感谢该公司快速及时接电,确保了企业顺利投产。这得益于该公司大力建设“开门接电”示范区,有效压降了接电时间。 潞能能源所在的张家港市经济开发区是张家港市供电公司打造的“开门接电”示范区之一,此前,张家港市供电公司投资800万元,在该示范区内新建电缆6公里,新上环网柜3台,将配套设施建到了开发区门口。6月6日,该企业向张家港市供电公司提交了1600千伏安的新装用电申请。该公司工作人员于6月6日当天开展现场勘查,当场给出了直接接入的供电方案,15日,项目完成装表接电,前后仅用时8个工作日。 张家港市供电公司营销部副主任严俊介绍,该公司已在全市范围内建成3个“开门接电”示范区,示范区内用户平均接电时长15.3天,平均接电距离仅50米。 随着企业复工复产不断加速,张家港地区用电量持续恢复。目前,全市1469家规上工业企业全面复工,达产率超93%,用电量已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
节省建设成本
缓解经营压力
加快项目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