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江苏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16台新一代“网际天鹰”输电线路移动式无人机智能巡检成套装备(又称“移动机场”)全部完成交付,目前已在全省13个地市全面应用。 新一代“网际天鹰”移动机场 2018年,方天公司研发了第一代“网际天鹰”。该装备以无人机智能巡检作业车为载体,搭载4架无人机,集任务管理、自主规划航线、一键智能巡检、多机多任务协同、作业实时监控、巡检缺陷智能识别等功能于一体。2020年,18套“网际天鹰”集中交付使用,将精细化巡检效率提升至60基/日,是人工登塔巡检效率的6倍。 随着江苏电网无人机应用场景增多、规模扩大,方天公司根据用户反馈意见,结合输电线路巡检新特点、新要求持续升级迭代,在智能化程度、巡检质量、安全性、适应性等方面都实现了大幅提升。经过多轮试验和改造,该公司于2022年2月完成了新一代“网际天鹰”生产与测试,并于5月起陆续交付。 支持多种常用无人机机型 该装备在“一车四机”的基础上,突破只能携带同一机型的限制,在智能机库中融合了全新锁止与解锁机构,加装了可自动识别不同机型的高精度激光传感器,支持多种常用机型自由切换存储。作业人员可以根据日常巡检、夜间特巡、激光测绘等多种需求,“混搭”选配相应载机。 “新一代‘网际天鹰’兼容了常用机型,作业范围和作业场景都得到了很大的拓展,需要人工参与的作业场景越来越少,离全面实现完全无人化作业目标又近了一步。”南京供电公司输电运检室专职龙涛介绍。 除了硬件装备之外,新一代“网际天鹰”的软件配置也有了大幅升级。“之前有用户反馈,机库升降平台在长期颠簸路况下会有卡死现象,为此我们设计了全新的紧凑型剪式升降平台,并升级了无人机自适应抗扰降落算法。”方天公司无人机巡检技术服务中心主任王红星介绍。这解决了地面效应和光影变化的影响,有效提升了野外环境下无人机降落抗干扰能力,降落误差小于10厘米。 设置多种巡检模式 在车载端无人机智慧巡检模块中,方天公司研发了避免空域冲突的多无人机多任务分配算法,在确保无人机集群作业安全前提下,实现无人机巡检作业效率最优。模块中还新增输电通道、红外自主巡检、故障特巡等多种巡检模式,引入一机多塔、中继巡塔等巡检作业策略,现场人员一键就可下发多种任务,满足各类巡检需求。 除此之外,方天公司还开发了基于图像质量反馈的无人机位姿自适应优化技术,能够根据成像质量实时自适应调整无人机位置和云台拍摄参数,解决了特殊工况下无人机对焦模糊、成像位置不理想等问题,图像一次拍摄成功率达到98%以上。 据悉,本次与新一代“网际天鹰”一同交付的,还有80套系留无人机、440套小型RTK无人机、68台RTK中型无人机,推进江苏电网实现无人机自主巡检规模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