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梦为马写华章 ——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汤向华

发布日期: 2022-05-27

 

他,起点不高,只有中专学历,但参加工作25年来,立足本职潜心钻研,成为了创新“牛人”,解决了工作中遇到的一个个难题,一步步成长为省技术能手、省企业首席技师、省333高层次人才、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他就是国网南通市海门区供电公司副总经理汤向华,“五一”前夕,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汤向华(右)向青工介绍可视电缆沟盖板功能及检查事项

积跬步 成就创新“牛人”

在汤向华看来,留心每个细节,创新无处不在。

2013年5月,汤向华回乡下老家,听说隔壁邻居李大娘家刚买的一台电磁炉因为打雷坏掉了。当时他就问自己:“能否研发一种装置,来解决雷击过电压引起的设备损坏问题呢?”

于是,他开始了《新型低压用户过压控制型进线断路器》课题的研究。汤向华从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稳压电路等8个模块中选取了4个模块作为装置的动作逻辑部分,并对每个模块所选用元件进行计算分析。整整半年时间里,他有一大半夜晚是在工作室度过的。功夫不负有心人,研发最终获得成功。2016年,该项目获得第十四届“海洋王”杯全国QC比赛二等奖。

汤向华的课题研究都围绕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重点、难点进行,有的放矢地开展。针对接地线安装时线夹容易脱落,安装时间过长的问题,他进行了《接地线快速安装装置的研制》。期间,通过反复比较试验,最终确定在线夹固定部分的上柱做一个可移动L型“鹰嘴”的方案。设计完成后,他又听取专业人士建议,在选材上使用铝合金,减轻线夹重量。据统计,改进后,海门区供电公司安装接地线的平均时间由原来的540.1秒下降到236.6秒,效果十分显著。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工作25年来,汤向华先后完成创新课题28项。其中,2项获国家级成果奖、6项获省部级成果奖,还有20多项技术革新项目获省、市表彰,同时获得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26项、软件著作权3项。

传匠心 带出“一流”团队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为了带出一支一流的科技攻关团队,汤向华探索创建了牵手培养、推手加压、放手使用的“三手体系”管理模式,引领团队成员一步步成长成才。

针对变电站内老开关柜因生锈卡涩变形,导致开关柜门闭合时无法严密或根本无法闭合的问题,2019年3月,汤向华指导团队青工分课题选择、现状调查、制定对策、对策实施、效果检查等7个阶段,进行《中置柜门辅助关门矫正装置》的研发。

他“牵手”课题小组成员对所有关合不成功的开关柜门进行调查研究,最终发现柜门关合不成功的主要原因是铰链部件老化、铰链变形。症结找到了,随后就是找解决办法。汤向华又“推手”运维班的青年员工,让他们对变电站内各类开关柜尺寸型号进行统计,为装置研发提供依据。随后,他们根据开关柜门数据,制作了有上下两块压板的《中置柜门辅助关门矫正装置》,通过装置的下压板顶住柜门,再旋转旋钮使上压板抬起二次柜门。

然而,产品在应用于现场时,发现部分变形严重的铰链二次柜门顶起时比较费力。这时,汤向华开始“放手”,由课题小组负责人组织讨论解决方案,并暗示对把手进行改进。最终,将原先的旋钮把手改成了摇杆把手,开关柜门的关合成功率由91.86%升至97.62%,保障可靠供电的同时,产生了较大的社会效益。

“通过这次技术攻关,我尝到了收获的喜悦!”全程参与项目研发的该公司运维操作班青工石金波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表示。跟石金波有相同感受的还有该公司青工唐天笑。两年前,由他负责研发的《室内变电站智能换风系统》有效解决了变电站周边老百姓因噪音引起的投诉问题,价值的体现使他的创新兴趣越发浓厚。

在汤向华的推动下,海门区供电公司于两年前出台了《科技攻关团队管理办法》,明确职责及奖励措施,全力营造创新氛围,推进创新工作向着培植工匠型、科技型、攻关型青年人才“孵化器”方向发展并结出丰硕的果实。目前,该公司技术攻关团队已发展到38人,先后有8人获得高级职称、4人获得省企业首席技师称号、1人获得省创新达人荣誉,侯丽钢等4名青年员工走上了中层管理岗位。近5年来,该公司科技攻关团队先后完成各类科技创新课题27项,获得各类成果奖36项,获专利授权19项,并有13项成果转化应用到现场工作之中,累计产生经济效益达50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