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在国网昆山市供电公司的推动下,一项政企联动合力解决“树线矛盾”的联席会议工作机制在昆山启动。 昆山市是全国园林城市,供电线路安全与树木绿化矛盾突出。据了解,当地有与树木“伴生”的输变电线路逾万公里。其中,仅10千伏和20千伏的配电线路就有1369条,长度超过9193公里,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近2000公里。输电线路总长度可沿江苏海岸线折返5个来回。 此前,树线矛盾问题主要由供电公司自行处理。过去三年中,昆山市供电公司共出动人员9686人次,处理树线矛盾8558处,修剪树木124508棵,在与相关单位的沟通协调上花费大量人力、时间。2021年,受“烟花”台风过境影响,昆山电网发生100条(次)线路故障,其中87起为树线矛盾导致。为此,昆山供电公司专报昆山市政府,得到政府重视。 “我们召开了‘树线矛盾处置工作联席会议’,启动了由政府主导、政企联动的联席会议工作机制,首次明确‘树线矛盾’处置主体责任、工作流程和工作规范。”昆山市住建局负责此项工作的副局长聂小明介绍。 机制启用后,相关绿化管理部门向社会公布了“树线矛盾”应急处置联系电话,并与昆山市供电公司建立了“树线安全协调”工作群。一方面发动民众在遇到树线矛盾引发线路故障时立即拨打电话“报修”,一方面允许供电企业对危害线路的树木及时实施适度修剪。修建前,昆山市供电公司提前2日在微信群通报情况。修剪时,政府相关部门安排专业人员到场监督指导,且在修剪后帮助安排垃圾清运。 此外,昆山市供电公司还与政府共同搭建数字化管控平台,针对树木品种、生长周期等特点建立预测分析模型,根据计算结果自动生成动态化隐患点位清单和差异化修剪策略。 据测算,该机制每年可为昆山供电公司减少清运成本130万元。下一步,昆山市政府将继续完善并执行应急管理预案,并组建12支应急队伍,积极与昆山供电公司配合做好“树线矛盾”突发事件的防范和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