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清晨6点10分,苏州市吴江区桃源镇青云社区交管所核酸检测采样点突然停电,此时,距早上7点30分即将开始的核酸检测仅剩下1个多小时。接到求助后,桃源供电所3名工作人员在10分钟内赶到,经查,故障是因内部用电负荷过大引发。经过紧张抢修,6点50分,采样点恢复了供电,照明、取暖设备如常运行。 时间就是生命。当前,苏州疫情正处在防扩散、防外溢的关键阶段。截至2月24日24时,苏州本轮疫情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08例,无症状感染者30例。国网苏州供电公司加强专业协同、优化服务模式,不断刷新抗疫保电的响应速度,在急难险重时刻展现担当。 专业联动 “10千伏夏浜线的负荷情况如何?”“目前电流170安培左右,后期箱变新增后无压力。”2月17日21时48分,在“尹山湖隔离点送电交流群”内,吴中供电服务中心副主任张超和规划专职马大为互通信息。 就在4个小时前,吴中供电服务中心接到市政府紧急通知,将在尹山湖南侧建设市级临时集中隔离点,共设置500个集装箱式方舱用于隔离,亟需供电公司配合项目通电。 吴中供电服务中心迅速响应,并立下3天内完成项目送电的“军令状”。当晚,该中心牵头组建了“尹山湖隔离点送电交流群”,由运检部、营销部、物资部等相关部门46名员工参加,以便随时线上沟通、厘清各环节工作。 各方闻令而动。2月18日清晨,各部门工作人员现场联合办公,在详细查勘后,当场确认设计方案、施工方案、物资清册。当天下午,所有物资全部抵达现场。各参建单位昼夜奋战,在3天内安装5台总容量为2500千伏安箱变,新立15米电杆10根,新放导线约450米,新装令克全套设备5套。 20日上午11时,随着带电搭接工作结束,该隔离点成功通电。“在各部门通力合作下,所有建设任务在65小时内完成。”张超表示。 以租代购 “金裕路人才公寓需要紧急改造为临时隔离点,提供387个隔离用房,希望得到你们的配合和帮助。”2月19日9时,苏州市相城区供电公司接到相城区政府通知,随即派出人手支援。 现场勘查中,工作人员发现了新问题:该人才公寓目前仅完成开关站送电,配电房尚不具备通电条件。“如果按照常规模式,从工程设计、图纸审核、设备招采再到工程施工,至少需要1个月,不仅耗时长,且采购设备价格昂贵。”带队前往现场的相城区供电公司副总经理戴嘉昶说。 考虑到该隔离点供电容量大,且属于临时征用,使用时间不固定,戴嘉昶向项目单位负责人田家有建议,采用“全电共享”电力设备租赁的模式,通过“以租代购”和“模块化”施工迅速通电。这一模式下,只要向服务供应商提出用电需求即可一步到位,后期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随时退租、灵活启停。 在征得项目单位同意后,现场工作人员立即开辟“绿色通道”,简化办电流程。13时,4台总容量为2200千伏安箱变、400米高压电缆、250米低压电缆等物资陆续到位。此时,80名施工人员已准备就绪。经过6个多小时施工,当晚20时,该隔离点通电,为后期投用争取了时间。 连夜奋战 2月19日,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国际会展中心,连排成片的气膜方舱移动实验室内,刚刚送达的核酸样本正在批量检测。会展中心外,苏州市吴江区供电公司毛叶荣、戴震宇正对10千伏丝绸线、杜鹃线实行24小时滚动巡视。 大规模的防疫筛查,考验着核酸检测承载能力。16日下午15时,吴江区供电公司接到工作任务:盛泽镇紧急搭建气膜方舱移动实验室,用以分流全市核酸检测量,需要在最短时间内保障移动实验室送电。 该公司19名工作人员迅速集结,赴现场勘查。半小时内,接电方案出炉,明确此次需敷设规格为150平方毫米的电缆153米。17时30分,全员投入施工。“大家不眠不休,与疫情和时间赛跑,一直坚守到深夜。早一分钟通电,就少一分风险。”现场负责人毛叶荣说。 经过4个半小时的连夜施工,22时,现场450千瓦的医疗设备接通临时电缆,送电成功。
保障500个隔离方舱投运
接电时长从1月减至1天
响应大批量核酸检测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