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晚,国网泗阳县供电公司“春芽”青年党建研习夜校内,灯火通明。“青年时期是学习积累的黄金时期,决不能在该奋斗的年龄选择安逸。”在该公司青年精神素养提升“开春第一课”活动中,该公司党委书记勉励在座青年员工。 今年,国资委党委和中央企业团工委决定开展青年精神素养提升行动。国网宿迁供电公司将青年党建研习夜校作为主要阵地,通过实景学习、集中研习、校企共育等途径,培育一支志存高远、向上向善、砥砺奋进的青年人才队伍。 实景课堂塑精神 位于洪泽湖畔的大王庄,是全国19个抗日民主根据地之一,新四军四师曾在这里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浴血奋战。2月11日,春寒料峭。在宿迁泗洪大王庄党性教育基地,来自宿迁供电公司青年党建研习夜校的150余名青年踏雪而至,开展“青春·洗礼”专题实景学习。 “在大王庄,我们看实物、唱红歌、上团课,了解彭雪枫、邓子恢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事迹,这种沉浸式学习让我更深刻地思考,同先辈相比,成长在新时代的我们身上少了什么、还需要什么。”“初星”青年党建研习夜校领队王当邦表示。与他们一同参加这次学习的,还有宿迁三新公司“青耕”、沭阳县供电公司“星火”、泗阳县供电公司“春芽”、泗洪县供电公司的“涟漪”4家分校的青年学员。 组织实景团课、开展革命文物青年说、前辈精神青年说……在宿迁供电公司新近发布的青年精神素养提升工作方案中,“青春·洗礼”“青春·省思”“青春·建功”三项行动、9大举措清晰在列,帮助青年人培育志气、骨气和底气。 值得一提的是,宿迁供电公司作为全省“革命文物青年说”活动牵头单位,将组织青马讲师团和夜校青年骨干一道,赴雨花台烈士陵园、朱瑞将军纪念馆等红色基地,挖掘并讲述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2月底前,我们将完成20个微课视频制作,形成《革命文物青年说》图书文稿,用红色历史教育和引导青年。”该公司团青工作有关负责人赵宇介绍。 研习切磋出成果 自2019年成立之初,宿迁供电公司青年党建研习夜校就明确了自身定位:“助推青年成长、助推企业发展、助推基层党建”,在探索中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青年培养模式。 依托385平米的“青年之家”,青年学习活动有了固定的团队、场所、时间,实现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60余名学员围绕“六个一”研习任务,在这里研习党的历史、理论和政策,不断增强对党的情感认同、信仰认同和实践认同。 “每周二晚上,青年员工都会自主来这里学习。去年,在固定研习的基础上,我们还形成了‘3+X’学习新模式。‘3’指学习1篇理论文章、观看1段视频短片、分享1段学习感悟,‘X’指党建知识一战到底、党史故事、你画我猜等趣味环节,这进一步激发了大家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王当邦说。在他看来,青年党建研习夜校不仅是“大课堂”,更是一座“大熔炉”、“大舞台”。 通过举办“90后讲微党课”评比活动,夜校遴选出13位骨干学员,组建了一支90后青马讲师团;开通“萌星小夜校”抖音号,发起“百秒讲百年小故事”接力活动,号召广大网友挖掘身边红色故事,网络播放量突破1100万次;创作历史情景剧《追忆五四百年》《雕塑》等5个文艺作品;发布喜马拉雅《党建有声·90后说》8期;夜校骨干蒋硕在团中央“百年红船正青春”演讲比赛中荣获一等奖,班长赵宇在团省委“莱斯杯”企业青年宣讲比赛中获得第一名…… “在夜校期间,我全程参与了‘1+1+5’青马共育联盟筹备活动,参与了省级青年学习社的评比。由于表现良好,在公司党委的关心推荐下,2020年12月我到宿迁团市委宣传部挂职一年,收获了更大自我提升和成长。”夜校学员丁宏辉说。 长效机制育英才 宿迁供电公司党建部负责人介绍,青年党建研习夜校采用的是“非结构化”管理模式,“形式活泼、约束较少”这一优点显而易见,但存在的组织松散、与业务工作契合不够等问题也亟待解决。 如何改进提升?在夜校组建之初,宿迁供电公司以“把住方向、适度管控、有力支撑、有效激励”为原则,加快探索和推进夜校2.0升级版。 在健全组织体系方面,夜校统一由各级党委书记任校长、纪委书记任副校长,党建部负责人任校办主任,团委书记或有关管理人员任辅导员。今后,所有入职3年内的青年员工均参加夜校学习,并按年份分3个班管理。入职1年、2年的学员,以每周定期集中研习、聘请专业教授授课为主;入职3年的学员,以分组选择专题开展自主研习为主。 “办好夜校,是利员工、利公司,又利当前、利长远的好事,需要我们坚持不懈、久久为功。”在刚刚召开的青年精神素养提升工作会上,宿迁供电公司党委书记张小涛提出新期许、新要求。 2月15日,宿迁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明建应邀走进“初星”青年党建研习夜校,以“伟大建党精神: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为题,为宿迁供电公司青年员工上了一堂直抵人心的党课。今年,该公司将持续加大校企共育力度,聘请高校教授讲授青年精神素养提升系列党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