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揭晓第25届中国专利奖获奖名单。国网江苏电力组织营销服务中心牵头申报的“基于优先级分配的非侵入式负荷辨识电量分解方法及系统”获中国专利银奖。 中国专利奖,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共同组织评选,是我国知识产权领域的最高政府奖项。这一奖项每年评审一次,本届共遴选金奖30项、银奖60项。 在电力系统中,实现电力供需动态平衡的关键在于,对电力负荷的精细化测量与深度挖掘。非侵入式负荷辨识技术,能够通过算法分解用户总电量,不入户计算用电设备分电量,精准定位可调负荷,形成可调负荷“蓄水池”。然而,欧美科技公司建立了专利壁垒,形成了“卡脖子”局面。 2020年,国网江苏电力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城区用户负荷特征感知能力提升及拓展应用”,攻克高精度、低时延、自学习的非侵入式负荷辨识关键技术,构建了负荷辨识专利群。这项专利首创“分布计算、云边协同”负荷辨识技术路线,在电能表端部署优先级分配的电量分解方法,本地分解总电量。专利针对不同类型负荷采用定制化电量计算方法,经中国仪器仪表监督检验中心检测,准确度突破95%,为国内外最高。 2022年,国网江苏电力基于该专利,研制负荷辨识模组/电能表及可调负荷辨识系统。在迎峰度夏期间,应用可调负荷辨识系统,精细挖掘空调等可调负荷数百万千瓦,引导用户内部小微负荷主动参与供需互动,助力应对江苏千万千瓦级电力缺口。目前,该专利产品推广至安徽、山东等省市,国内市场占有率超60%,并远销沙特、印尼。同时,以专利许可的方式授权给仪器仪表龙头企业,实现负荷辨识设备国产替代,打破欧美技术垄断,带动高端电力测量装备国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