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时光匆匆而过,不变的是电力员工坚守的身影。从繁忙有序的工地、设备林立的站所,到人潮涌动的城市乡村、大街小巷……他们在岗位上书写着劳动者本色,用点滴力量编织出美好生活的图景。 5月1日,位于南京江北新区的盱眙-秋藤500千伏线路工程建设现场,伴随着机器的轰鸣,一座座铁塔拔节而起。 当天正在组立的是N202号铁塔。塔材在地面初步组装后,由吊车缓缓起吊升空就位,随后对齐、拼接、紧固……在地面和高空作业人员的配合下,巍峨耸立的铁塔已初现雏形。“‘五一’假期我们不停工,平均每3天完成一基塔的组立。”国网江苏电力工程咨询公司项目经理宋子健告诉记者。 500千伏盱眙—秋藤线路全长约205公里,是目前江苏电网在建线路距离最长的迎峰度夏工程。为保证工程于今年6月底如期投运,参建人员假期坚守在岗、抢抓进度,完成了10处铁塔基础、5基铁塔组立施工。 这个“五一”假期,不少电网工程仍在争分夺秒地建设中。在距盱眙一秋藤工程近百公里外的扬州,跨越北沿江高铁段的电网改造进入了施工高峰期。 北沿江高铁是国家铁路网建设重点工程,其扬州段从220千伏华集线33号至34号塔间穿过,在运线路与新建高铁轨面之间距离不满足安全要求。为此,国网扬州供电公司于4月24日启动改造施工,拆除原有的33号、34号旧塔,重新组立T01、T02、T03号铁塔,并挂设6相12根导线,线路平均升高约30米。 “准备就绪,开始放线!”5月1日清晨7时许,省送变电公司现场工作人员接到指令后,T01号塔下的绞磨机启动,2根导线被牵引绳匀速牵出,平稳送向250米开外的T03号塔。经过紧线、压线、挂线等环节,30余名施工人员通力合作,在2小时内完成了一相导线挂设,随后又马不停蹄投入下一相导线的施工作业之中…… “‘五一’假期正值企业生产用电低谷时段,我们抓住这个窗口期加紧施工,尽可能减少线路停电对用户的影响。”扬州供电公司输电工程项目经理王剑介绍,220千伏华集线已于5月3日完成改造并送电投运。 5月2日清晨,80余名作业人员有序进入±800千伏苏州换流站,各类作业车辆按照规定路线行驶至指定地点,由此拉开了该站年度检修的序幕。 “今天要进行的是500千伏刀闸上导电臂更换工作,这也是本次检修的重点项目之一。”当天9时许,国网江苏超高压公司检修人员梁洪源叮嘱参检同事,“这是一项三级风险作业,要提前检查好各项安全措施,在工作中与邻近带电设备保持5米以上距离。” 苏州换流站检修班副班长孙友增介绍,导电臂控制着电流的导通或者断开,是刀闸电流传输的关键部件。此前,站内运维人员在巡视500千伏滤波器场时发现,56111等多处刀闸的上导电臂连接处出现锈蚀、松动及传动卡滞现象,导致设备发热,存在安全隐患。 当天,经过2个小时的拆解、吊装等工作,56111刀闸上导电臂更换完成。“整个检修过程中,我们将更换4台刀闸的12条上导电臂。”孙友增介绍,此次检修贯穿整个“五一”假期,将持续至5月12日,期间有来自28家单位的约320余人参与,完成例行检修、技改、消缺等作业250项。 电网安全是“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5月2日14时许,苏州500千伏吴江变电站综合检修现场,2名作业人员搭乘斗臂车缓缓升空,对7号主变压器50531刀闸进行小修预试。“这项工作包含导电回路局部更换、传动部件检查等5个小项,都是细致活,马虎不得!”国网苏州供电公司现场工作负责人方伟说。 当天进行的是5个小项之一的回路电阻测试,以验证刀闸的导电性能是否良好。作业人员将测试仪接线与刀闸A相相连,按下启动按钮后,严密观察刀闸状态,并读出数据:“92微欧,正常!”随后再将接线连至B相,开始新一轮测试……直至当晚18时,他们共完成了2台刀闸6相测试。 “五一”假期,镇江市经济开发区湖西路“吾舍精品”民宿游客爆满。“一个月前,我听取了供电公司的建议,进行了全电改造和用电增容,开门迎客更有底气了!”这家民宿的负责人李冰表示。 位于市郊、占地55亩的“吾舍精品”,是一家集住宿、垂钓、烧烤于一体的综合性民宿,广受游客欢迎。早在4月初,该民宿“五一”假期客房已几乎订满。“为保证游客用餐需求,厨房至少要囤5至6罐液化气,既占空间,又存在安全隐患。”李冰为此发愁。 上门走访的城东供电所台区经理蒋卫东得知后,向李冰推荐了“瓶改电”方案,并被其采纳。“在供电公司配合下,改造仅用了3天。厨房内新安装了电炒锅等灶具,没有明火和噪音,还节省了一半支出。”李冰算了一笔账:以往每月液化气费至少4000元,现在每月电费仅2000元。 尝到了“甜头”的李冰决定再新增24台电烤炉,用于替代户外烧烤中使用的木炭。但是,由于用电设备增加,民宿用电容量已接近上限。4月20日,李冰再次向供电所求助。蒋卫东指导其提交了增容申请,并协调镇江新区供电服务中心,优化增容业务办理流程,仅用2天就将民宿用电容量从80千瓦增至198千瓦。 眼下,乡村生态旅游成为越来越多人假期出行的首选。在如皋市经济开发区平园池村水培果蔬种植基地,“脚不沾泥”的无土栽培让游客耳目一新。 “与传统的塑料大棚不同,基地由高透明玻璃幕墙和不锈钢支架构造,果蔬全靠营养液提供养分,凭着先进技术和美观的环境,吸引了不少游客。”基地负责人彭建军说,2个月前,基地刚刚扩建了一倍,总面积超过10亩,这其中离不开供电公司的帮忙。 3月7日,接到基地的增容申请后,开发区供电所副所长吴剑波等人立即到现场勘查,出具了供电方案。3天后,该基地原有的140千伏安变压器便被新装的200千伏安变压器取代。有了可靠供电保障,在吴剑波的建议下,4月26日,基地引入了水肥一体机、自动喷淋机等智能电气设备,可以根据土壤干湿度、气温等情况自动喷水施肥,预计每年节省人工等成本6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