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11时许,位于徐州沛县安国镇刘邦店村综合服务中心屋顶的容量约为100千瓦的分布式光伏电站并入当地电网。国网徐州供电公司工作人员随即利用9 月25 日投运的10 千伏潮流控制器,将10千伏孔刘线的550千瓦用电负荷转移到分布式光伏发电较多的10千伏安邦线,实现了两条10千伏线路的柔性合环。 近年来,徐州地区分布式光伏发展快速,至6 月底并网总容量达184万千瓦,是去年同期的3.73倍。 针对新能源发电不稳定、反送等问题可能带来的谐波、三相不平衡和电压越限等影响,徐州供电公司探索通过邻近线路间合环进行负荷转移的方式解决。但因线路间负荷特性差异大,直接合环可能产生较大稳态电流和冲击电流,影响线路安全稳定运行。为此,该公司联合国网江苏电科院,在沛县试点应用由国网江苏电科院研发的10千伏潮流控制器。 10 千伏孔刘线装接了31 台配电变压器,总容量14040千伏安,最大负载率77%;10千伏安邦线长3.6公里,装接6台配变,预计后续接入光伏装机2000 千瓦。一旦光伏大量接入,将造成安邦线承载能力不匹配,导致出现电量返送问题。而采用10千伏潮流控制器,可将10千伏安邦线和孔刘线联络点处电压幅值和相角调节在合理范围内,最大程度消除电压差较大的两条线路合环时产生的冲击电流,并在两线合环后通过断开孔刘线的某处分段开关,安全地将孔刘线的部分负荷转移到邻近安邦线,避免保护误动作,提升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