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召开迎峰度夏保供工作总结会暨9月份工作例会,总结迎峰度夏工作,超前谋划今冬明夏电力保供,统筹推进下阶段各项重点任务。数据显示,今夏江苏电网日最高用电负荷累计88天破亿,两创历史新高,最高达1.32亿千瓦。 为全力做好迎峰度夏电力保供工作,我省电力系统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坚持“一盘棋”思维,各方合力拧成“一股绳”,快速启动电力保供准备工作,多管齐下筹措资源,持续深化政电协同,深挖用户负荷潜力,坚决守住大电网安全生命线和民生用电底线,实现了重要设备零过载、需求响应零启动,交出了一份确保今夏全省供用电安全平稳的满意答卷,有力支撑了江苏高质量发展“四个走在前”。 早谋划,筑牢资源“基本盘” 早在2月1日,省政府便组织召开首次迎峰度夏能源电力保供专题会,针对今年迎峰度夏存在的电力缺口,提前谋划部署,通过供、需两侧协同发力,全力缓解供需矛盾,保障全省电力供需平衡。 据统计,今年度夏前,我省共召开5次准备会议,统筹协调发电资源、区外来电、负荷管理等事宜,提前谋划切实可行的电力缺口压降举措。 供给端,发电企业优化机组检修安排,做到“能修必修”,在度夏前完成了全部115台机组的计划检修,为迎峰度夏期间机组“应开尽开”夯实了基础。与此同时,我省深化政企合作,做好2023年电煤中长期合同签约履约,确保电煤优质充分供应;加强与油气企业协商,有效保障燃机顶峰用气需求。 整个度夏期间,全省电煤库存可用天数始终保持20天以上,燃煤机组非计划停运率、出力受阻率分别控制在0.8%和3.5%;燃气供应达25.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5.4%。 区外来电是我省做好能源电力保供的“压舱石”。年初以来,通过全力巩固和拓展省间中长期交易,持续细化落实送江苏意向性电力资源,充分发挥锦苏、建苏直流顶峰作用,尽可能增加高峰时段区外电力供应,至6月底我省锁定区外中长期交易电量1638亿千瓦时,完成了年度计划的103.4%。 需求端,全力推进负荷管理挖潜增效,提前编制2023年负荷管理保供方案,引导企业合理调整生产检修计划,挖掘空调负荷等可调节资源。 5月底前,推动政府出台保供购电费用分摊、尖峰电价优化等政策。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6月25日,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会同省发展改革委,联合组织开展了2023年迎峰度夏电力负荷管理实战演习。此次演习围绕持续晴热高温天气和风电出力不及预期等突发情况,分别模拟了“次日全省850万千瓦电力缺口,实施约定需求响应”和“日内全省突增50万千瓦电力缺口,实施实时需求响应”两种场景,为应对突发情况做好了实战准备。 实战演习中,全省各地主管部门、供电公司及参演用户协同配合、快速响应,综合调控各品类需求响应资源,企业生产未受影响,供用电秩序平稳有序。 聚合力,协同打出“组合拳” “接省调通知,明天和后天2号机组将调峰运行。”7月16日18时许,大唐泰州热电有限公司设备检修部得知消息后,当即紧急组织人员,将原先列入集中整治检修计划中的2号机组4号锅炉放空气阀门内漏缺陷的处置提前,避免给2号机组安全运行带来隐患。经过5个多小时连续奋战,检修人员于次日凌晨顺利完成了全部10个放空气阀门内漏缺陷的消除。 这是今夏我省能源电力保供中多方加强协同,打出资源高效配置和利用“组合拳”的生动案例。 迎峰度夏电力保供中,全省火电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各发电企业结合负荷变化,灵活安排机组临时消缺,确保机组运行状态良好。度夏期间,全省燃煤机组最大出力达7350万千瓦,同比增长1.4%;燃气发电最大出力达1508万千瓦,同比增长5.2%。 与此同时,增购区外电力为江苏电网注入了一剂“强心剂”。国网江苏电力密切关注区外来电省份富余电力资源,充分利用省间现货交易、华东区域各类短期交易及应急调度等手段购入区外电力资源,灵活增购东北、新疆等地高峰电力达387万千瓦。 7月中下旬,江苏电网电力供应面临较大压力。在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北京电力交易中心的支持下,国网江苏电力首次在夏季增开省间电力错峰交易,利用江苏与华北地区用电早高峰时间差,于7月19日至31日的10时、11时用电早高峰负荷时段,协调组织华北增送江苏20万千瓦电力,再于11时、12时用电负荷下降时段,将这20万千瓦电力返送华北,最终在电量、电价不变的前提下,实现了电力资源优化配置和时空互济。 “西电东送”是我省区外来电的重要通道。今夏,配合西南水电优化运行方式,我省综合采取“6月至7月上旬水火互济先蓄水、7月中下旬至8月高峰时段再用水”的策略,锦苏、建苏直流顶峰能力分别提升77万和229万千瓦。 据统计,今夏江苏电网最高区外来电达3360万千瓦,同比增长3.7%。 江苏电网的不断补强,也确保了电力资源“送得进、落得下”。 以苏州市吴江区为例,预计今夏最高用电负荷达490万千瓦,同比增长7%。但依靠原有的500千伏吴江变电站供电,无法满足这一增长需求。为此,国网江苏电力启动500千伏吴江变电站2号主变压器增容工程,将其容量由75万千伏安增加至100万千伏安。 7月2日,随着500千伏泰州凤城至无锡梅里输电工程建成,江苏电网今年65项主网、1221项配网迎峰度夏工程全部按时投运,网架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深挖潜,做优负荷“调节器” 电力保供,用电客户也是重要参与者。 国网江苏电力配合政府编制《江苏省2023年度电力负荷管理保供方案》,确定全省最大可调负荷4018万千瓦,占历史最大负荷的31%。同时,该公司深化新型负荷管理系统应用,建成包括储能、充电桩、楼宇空调、数据中心、工业CPS等在内的柔性实时需求响应“资源池”,实时需求响应能力达260万千瓦、同比增长30%,约定需求响应能力超过1343万千瓦、同比增长25.7%。 在此基础上,国网江苏电力首次推动化工企业实施夏季集中检修错峰策略。 8月25日,位于如东县的江苏优嘉植物保护有限公司启动了为期15天的年度检修,由此为江苏电网日均提供移峰能力4万千瓦。“往年我们企业年度检修一般安排在12月,在供电公司建议下,这次制订了错峰检修计划,不仅生产没受到影响,还获得了40万元补贴。”该企业电气负责人乔玉明表示。 “以往,考虑生产流程及安全因素,化工企业很少参与负荷管理。今年,我们通过入户摸排走访,推动企业生产计划与电网错峰需求精准适配,引导化工企业将年度检修调整至夏季集中开展,并按需求响应补贴标准予以补贴。”国网江苏电力营销部市场处处长阮文骏介绍,迎峰度夏期间,全省通过推动化工企业集中检修,提前转 为进一步发挥价格杠杆作用,国网江苏电力推动优化全省工业用电季节性尖峰电价,将分时电价政策执行由温度条件触发改为7~8月全月实施,由此引导企业错峰生产达266万千瓦。 国网江苏电力还积极推动全社会节约用电。 6月14日,省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节约能源办公室发布全国首个省级空调负荷节约用电专项方案——《关于开展迎峰度夏降温负荷节约用电助力电力保供专项行动的通知》,国网江苏电力随即借助“综合治理+节约用电”网格融合服务体系,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开展公共机构和商业建筑入户节电督查和驻点值守。 按照《通知》要求,国网江苏电力首推高峰时段“e起节电”活动。7~8月,该公司组织4600名客户经理、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开展入户节电宣传、节约用电进社区活动1152次。 据统计,今年迎峰度夏期间,全省合计降低空调负荷达219万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