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在江苏省工会第八次女职工代表大会现场,徐妍作为代表参会,并现场领取了她的全国五一巾帼标兵证书和奖章。 甫见徐妍,很难将外表柔弱、轻言软语的她与扎根能源科技一线的创新能手联系起来。作为方天公司的第一位女博士,她心怀敬业报国志向,始终扑在配电网自动化保护、新能源并网控制等的科研工作一线,紧跟能源安全发展、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前沿趋势和实用需求,闯出了一番新天地。 “ 这 个 博 士 不 一 般” 2015年,毕业于东南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徐妍进入方天公司。 从“象牙塔”到施工一线,从设备调试到生产管理,从技术监督到创新实验,徐妍一头扎进现场,钻机组、拆设备、换零件、做方案、搞测试、算数据……连公司里的老师傅都竖起大拇点赞道:“这个博士不一般!” 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让徐妍独当一面的机会,来自方天公司承建的世界首条集路面光伏发电、动态无线充电、无人驾驶于一体的“三合一”电子公路。 她主动请缨,负责新型光伏路面的组件研发工作。3个月里,她往返苏州施工现场和重庆研发现场数十次,全程参与了产品开发设计、生产测试、安装调试等工作,并主导了现场工程实施。作为现场数百人建设团队中唯一的女性,徐妍保持着“5+2”“白加黑”的工作模式,确保了新型组件如期抵达施工现场。 为保证光伏路面的透光性达到预期指标,数十万颗细小的玻璃颗粒需要由特制沥青黏合平铺,形成路面顶层,不仅需要精细操作,而且工作量巨大。时值盛夏,骄阳曝晒下的现场弥漫着刺鼻的气味,500多米长的光伏路面上,她每天要走上万步,工作服湿透又被烤干,脸被晒得黝黑,还长了很多痘痘。 300多天的艰辛驻守、勠力攻坚,这条举世闻名的“三合一”电子公路于2018年“一带一路”能源部长会议暨第三届国际能源变革论坛期间精彩亮相,徐妍也开始在能源科技创新领域崭露头角,相继成为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PES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技术委员会(中国)电网稳定控制分委会常务理事、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新能源接入电网标准委员会可再生能源并网线路图组专家、中国能源学会无线传能技术委员会委员。 让 清 洁 电 就 地 消 纳 掉 2021年3月15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提出大力推进新能源发展、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作为能源一线青年科技工作者,徐妍意识到电网消纳更多清洁能源的“刚需”。于是,凭借坚实的通信、网络、电力系统等技术理论功底和多年的系统设计经验,她广泛调研论证,很快撰写了《关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思考与探索》等研究报告,前瞻性地提出了分布式新能源的分层分级、群控群调、综合管理等理论模型。 同年,国网江苏电力启动盐城高比例清洁能源示范工程建设,方天公司负责对盐城市大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内两条10千伏典型高比例清洁能源接入线路实施改造:通过构建自愈、安全、可靠的配电网络,为后续清洁能源快速发展提供就地“落点”支撑。 这一重任交到了徐妍手中。她带领团队运用分布式集群、分层分级资源控制、自同步电压源、智能分布式就地保护等技术,自主研发了分布式新能源并网终端,实现了分布式光伏即插即用和分布式新能源群控群调。 针对开发区74.5平方公里的示范区,徐妍领衔设计了有源配电网改造方案,有效解决了清洁能源波动性、间歇性、不稳定性对地区配电网的影响,将该区域内的5328千瓦分布式光伏等新能源全部就地消纳,使清洁能源更好地融入地区受端电网。以开发区内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已超过5000千瓦的10千伏刚强线为例,在清洁能源出力高峰时段,线路内可控负荷与储能设备可智能柔性调节,清洁能源供电占负荷用电比例达80%,实现了分布式新能源“可靠接进来,就地消纳掉”的目标。 “目前,盐城全市每用100度电,有近60度来自清洁能源。徐妍研发和设计的产品与方案,对安全可靠提升该地区配电网的就地消纳能力、助推新能源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网江苏电力发展策划部配网规划处处长黄河如此评价。 2021年底该示范工程投运后,徐妍又设计出采用联络开关方式进行线路集群间能源转移消纳的新方案,今年3月24日完成了升级工作。10千伏刚强线集群与周边集群已经实现功率转移等功能,新能源消纳率再增8%,系统还新增了区域能源分析预测、规划辅助等模块。 “ 帮 我 们 解 决 了 大 问 题 ” 灌南县李集镇新民村明州农场建有分布式光伏近万平方米,容量达1000千瓦。用上自家的光伏电,农场负责人王必伦很高兴,但电压时常不稳让他感到有些美中不足。 2022年6月,该农场装上了分布式能源并网装置,电压不稳现象得以消除。“之前电灯经常忽闪忽闪,现在好了,帮我们解决了大问题。”对于用上了更加可靠的光伏电,王必伦很是满意。 这一问题的解决得益于徐妍带领团队研发的灌南县分布式光伏智慧管理平台。该平台是我省首个集建设规划、群控群调、运行分析功能于一体的管理平台,具备全景式呈现光伏发电运行、实时消纳情况的能力。 近年来,苏北分布式光伏持续增多,发电倒送引起的配电台区过电压、重过载等问题日益突出,台区故障率有所增加。针对这个难啃的“骨头”,徐妍白天实地调研,晚上挑灯夜战,整整一年时间只回过两次淮安的家,最终研发了综合运用局部负荷转供、光伏发电柔性调节、用电负荷预测等技术手段的分布式光伏智慧管理平台,并于2022年8月投运,达到了光伏就地消纳、优化电能质量的明显成效。 据统计,截至目前,已有12.2万千瓦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接入该平台,年发电量达9亿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90万吨。 从没日没夜攻坚一线的摸爬滚打,到主持国际首创项目技术攻关的爬坡过坎,从职场“菜鸟”到获得中国电力科技进步一等奖等7项省部级科技奖励……徐妍在服务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征程中用心耕耘、努力超越,绽放着不负韶华、不让须眉的夺目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