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全国人大代表,江苏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林小明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江苏苏州工业园区在坚持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开放创新的世界一流科技园区方面有哪些作为?记者就此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林小明。 记者: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苏州工业园区在2022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评中位列第一。您认为电力在服务园区发展中发挥了哪些作用?在助力稳住经济大盘方面,电力还可以有哪些作为? 林小明:电网是城市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在服务园区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是支撑工业经济发展。2022年,苏州工业园区工业总产值突破7000亿元大关,全社会用电量155.77亿千瓦时,其中,工业用电量97.35亿千瓦时。供电公司通过构建区域、网格、单元三级网络,全面推广不停电作业,持续提升供电可靠性。在迎峰度夏等用电高峰时段,供电公司通过柔性化调控方式压降负荷,最大限度保障企业用电,服务园区发展。二是引领绿色低碳转型。苏州工业园区是全国首批绿色低碳示范园区,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约为0.144吨标准煤,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这与供电公司扎实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不断拓展新能源消纳空间密不可分。2022年11月,苏州工业园区打造了自愿减排交易的市场化碳普惠体系,为企业提供碳减排量认证和交易服务,推动绿色低碳生产方式转型。三是赋能优化营商环境。近年来,供电公司持续简化办电手续、压缩接电时间、降低办电成本、提升供电可靠性,全面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获得电力”成为园区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重要名片。 我认为,电网企业可以在三个方面展现作为:积极扩大电力保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等领域有效投资,助力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配合政府完善需求响应机制,激发客户侧的用电灵活性,引导用电客户主动错峰,积极参与调节电力系统平衡,实现从能源单向管理向多方治理转变,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以电力大数据助力地方发展,企业用电量等核心数据是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参考指标,电网企业可加强电力数据的挖掘分析,助力地方政府精准施策。 记者:苏州工业园区是全国营商环境最优的区域之一。近年来,您对电力营商环境优化有哪些感受?对供电服务有何评价? 林小明:“获得电力”指标是衡量地区营商环境好坏的一把尺子。在国家发展改革委上一轮营商环境评价中,苏州成为“获得电力”全国标杆城市。苏州工业园区邀请国际知名专业咨询机构参照世界银行评价体系开展了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估。模拟排名结果显示,园区开办企业、“获得电力”、执行合同三项指标达到全球先进水平。 良好的电力营商环境已经成为园区重要发展优势。我有三方面感受:用电持续便利化,供电公司不断优化电力接入流程,通过“流程再优化、时间再压缩、投资再减少、经验可复制”,不断提升接电、用电便利度;重点保障到位,电网建设适度超前于项目进度,针对重点基建和产业项目,确保电力设施在项目投运前到位,上市企业产业园和总部基地两个区域成为“开门接电”示范区;服务模式不断创新,通过推广“全电共享”等服务新模式,让用电客户享受安全可靠、服务多元的全新办电体验。 有两个供电服务案例让我印象深刻。一是半导体封装与测试供应商——嘉盛半导体(苏州)有限公司接到集团通知,马来西亚总部工厂停工,需要紧急转移部分产能到苏州工业园区。供电公司得知情况后,立即开通绿色通道,前后仅用16天就完成了用电增容任务,保障了企业生产线的稳步运转。另一个案例是,苏州康代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电力设备租赁项目是苏州首个“全电共享”项目。“全电共享”服务以模块化、预置式配电设备租赁为核心,通过“以租代购”和模块化施工,缩短施工周期,降低客户80%的初期资金投入,让客户获得了“特快更省时、便捷更省力、阳光更省钱、智慧更省事、可靠更省心”的办电体验。 记者:苏州工业园区正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全球影响力的新兴产业创新集群。您认为,这需要电力发挥哪些作用,供电企业在供电保障方面还应有哪些作为? 林小明:苏州工业园区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两大支柱产业,全面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坚持推动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人工智能三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并不断做大做强服务业创新集群,深化布局集成电路、生物制造、量子科技等前沿领域。这些都离不开供电企业的支撑和服务。 我们希望供电企业从企业需求和关切出发,针对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对电能质量要求较高的企业,研究提供“一揽子”综合能源服务方案,让更多企业在发展中享受到“电等企业”的便利,持续巩固最优营商环境、最佳比较优势,做到“同等条件下成本最低、同等成本下服务更好、同等服务下机会更多”,把综合环境的优势转化为园区创新发展优势,推动电力营商环境再上新台阶。(高雅 周瑾 张聪) 《国家电网报》3月10日第3版 全国人大代表 薛济萍 携手并进 推动能源电力高质量发展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着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技术研发,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全国人大代表,中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薛济萍表示,中天科技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之路,专注先进制造业,深耕新能源、电力、通信等主营产业,加速产业新布局,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贡献力量。 薛济萍表示,得益于近年来特高压的快速发展,中天科技已形成完整的输配电设备产业链,可为主网、配网建设提供一流的系统解决方案和装备。截至目前,中天科技生产的产品已应用于多项特高压工程建设。 “十四五”时期,江苏省预计新增风电装机容量1253万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816万千瓦,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压力增大,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薛济萍建议,电网企业构建适应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发电接入的新型电力系统,加强源网荷储协同,全面提升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能力和地区电力保供能力。他表示,中天科技也将发挥自身优势,与电网企业共同研发新技术,推动能源供给清洁化、能源消费电气化。 薛济萍说,供电服务专业性强、覆盖面广。在我们企业提交用电申请到通电的全过程,电网企业都做到了精准服务,大幅提高了用电及新能源发电并网的便捷性,同时对大项目提供专项服务,确保各项重点工程顺利投产。 随着能源交易品种增加,包括中天科技在内的企业用能管理的复杂性显著提升,对综合能源解决方案的需求愈发迫切。薛济萍希望电网企业能继续主动跟踪企业用能需求,分析企业用能结构和能耗水平,为重点行业、企业提供节能诊断等服务,量身定制最优能效方案,服务各领域节能降耗,提升地区的综合能效水平。(周瑾 李冰清) 《国家电网报》3月13日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