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泊位都有岸电桩,只要拉个两三米电线插入电桩,就能给船供电,很方便。”1月20日(农历腊月廿九)10时许,在常州东港集装箱物流码头,指着满载钢材的自家货船,来自安徽蚌埠的船民王帅对笔者说。 春节临近,水上运输格外繁忙。见到王帅时,他和妻子正忙于装卸货物。“最近订单比平时多,我们想着能多赚点。等忙完这单,就回家和爸妈、娃娃一起过年。”王帅表示。 常州东港集装箱物流码头是京杭大运河常州市区段的首个集装箱物流码头,自去年7月底建成投运以来,吞吐量已超8000标箱。“春节前,港口每天大概有10艘货船靠泊,运输的大多为民生保障和企业急需物资。”东港机务安保部负责人周蓓俊告诉笔者。 由于长年在水上奔波,和许多船民一样,货船已成了王帅的另一个“家”。走进他这个船舱内的“家”中,笔者看到,冰箱、空调、电视机等家用电器一应俱全。临近午饭点,王帅的妻子从冰箱里拿出储存的大白菜,打开电磁炉开始做饭。 船上所用的电,来自国网常州供电公司为东港建设的岸电设施。“我们加紧施工进度,优化接电流程,赶在1月中旬,建成了6套双枪14千瓦岸电桩,可同时满足12艘货船靠泊使用。”当天到此回访岸电使用情况的常州供电公司市场及大客户服务室电能替代专职柴婷逸介绍。 中午,河面上寒风刺骨。王帅船舱内的“家”中开着空调,和妻子享受着温暖、吃起了饭。“过去用柴油机发电,每度电的柴油费要2元多。如今用上岸电,每度才1元。靠泊时船上一天用电100多度,算下来现在能省100元左右,还没有噪声和废气污染。”王帅告诉笔者。 由于岸电清洁、经济等优点,东港加大了推广力度。“对于到港船只,我们主动建议船民关闭燃油副机,使用岸电。”周蓓俊说,入冬以来,船上空调等电器使用频率增高,用电量达到高峰,供电公司定期前来巡视检查岸电设施,并指导港口工作人员和船民使用岸电的方法。 柴婷逸介绍,包括运河两岸在内,目前,常州供电公司在全市投建的岸电设施已超过50套,年用电量达30万千瓦时,相当于减少柴油消耗近100吨,减少约230吨二氧化碳、8吨硫和氮化物的排放。 水更清、岸更绿,靠泊船民的生活也更舒心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