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檐下晒着的咸肉和香肠飘散出特有香味,农田里绿油油的麦苗在阳光照耀下格外鲜亮,三三两两的村民边干活边聊天……1月19日,仪征经济开发区沿江村,浓浓的年味扑面而来。 此时,党的二十大代表、全国道德模范、全国劳动模范、沿江村驻村“第一书记”、国网仪征市供电公司所属滨江供电所运维采集班副班长周维忠正忙着在大棚里采摘新鲜蔬菜,准备送给周围的乡亲。“快过年了,要让乡里乡亲过个幸福年。”周维忠笑着说。 自去年3月担任沿江村驻村“第一书记”以来,周维忠努力推进村党支部与国网扬州供电公司市场营销部党支部、江苏里下河农科所水稻经作室党支部开展政企村结对共建,精心实施了一系列乡村振兴富民项目。最近,周维忠一直牵挂在心头的便是大面积种植紫菜薹的55亩绿色农产品种植基地及电气化大棚。 周维忠正在查看电气化大棚里的蔬菜长势。赵斐 摄 “秋冬气候多变、忽冷忽热,露天紫菜薹的品质不佳,电气化大棚里的紫菜薹口感与风味都特别好,正好赶上春节销售旺季!”周维忠介绍,电气化蔬菜大棚集智能化培育、浇灌于一体,大棚里的紫菜薹、水果萝卜、大蒜等蔬菜无论是品相还是品质都属上乘,产品供不应求。 跟随周维忠走进蔬菜电气化大棚,只见成片的紫菜薹长势喜人,两位村民正穿梭其间忙着采摘。今年60岁的冯翠云握着一把新鲜的紫菜薹告诉笔者:“自从大棚建好,我们就来这里打工,不出村子每个月就能有2000多元收入,日子越过越好啦!” 同样干劲十足的还有沿江村里的种粮大户。“我们在200亩精品水稻基地种植的‘金香玉1号’有机大米销售火爆,现在村里又种上了江苏里下河农科所提供的优良品种冬小麦。有周书记的关心,一定会再获丰收!”种粮大户许义信心满满地说。 眼下,小麦正处施肥期。周维忠大力推进应用植保无人机施肥等智能化技术设备,让种粮大户们享受农业机械化智能化带来的作业效率和农产品品质提升。 “和传统人工施肥相比,植保无人机施肥省时省力,喷洒更均匀,用料少、效率高,有效节约人工成本。”看着大片绿色麦田,周维忠告诉笔者,有了植保无人机施肥这个智慧农业科技“好帮手”,现在一天就可以喷洒完的300亩麦田,过去至少需要6个村民忙活好些天。 看完大棚蔬菜和冬小麦的喜人长势后,周维忠马不停蹄来到村里孤寡老人卞荣华的家中,和沿江村办事员刘军一起询问老人的过节需求,为他私人订制“年货礼包”。 “这两天肠胃有没有好点啊,觉得哪里不舒服随时给我打电话。” “好多了,药按时吃着呢!” “马上过年了,家里需要添置什么东西,我们去给你买!” …… 周维忠和卞荣华熟络地聊着家常,将其需要的米、油、牙刷、牙膏、洗发水等一一记录下来,以便为老人按需采购,临走还向老人送上了新春祝福。 离开卞荣华家,周维忠又去了另外10多户孤寡和困难家庭家中看望…… 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周维忠全身心融入了沿江村。谈及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即将迎来首个春节,周维忠说:“无论大事小事,都要想着农民的所需所盼,踏踏实实为老百姓办好。多想好点子,多找新路子,助力民富村强产业兴,让乡亲们都过上幸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