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的成就感、获得感、幸福感如何提升?——公司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侧记

发布日期: 2023-01-10

13日,在位于国网江苏电科院的国家电网公司重点实验室——变电站智能设备检测技术实验室,专业人员正通过自主搭建的实时数字仿真模型,模拟扬州-镇江±2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在不同工况下的运行性能,为该工程后续建设和调试做好技术准备。

这是国网江苏电力组织高精尖技能人才参与重点工程建设的一幕,也是公司持续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成果体现。

国网江苏电力现有全口径用工7.6万人、班组5100余个。近年来,公司高度重视职工队伍建设,统筹实施政治建设、赋能成长、维权服务、支撑保障等四个方面的20项措施,着力打造一支学习型、知识型、技能型职工队伍,持续提升职工的成就感、获得感和幸福感,为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助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篇章提供了强有力的队伍支撑。

练兵+比武提升专业技能

产业工人成长成才需要广阔舞台。针对高技能人才短缺特别是结构性缺员突出的问题,公司广泛开展“赛马制”练兵比武。

“我们以‘干什么比什么、缺什么练什么、练什么精什么’为导向,将原来只有重点岗位、少数职工参与的‘精英赛’转变为‘全员赛’,在选拔行业尖端人才的同时,促进提升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公司工会负责人介绍。

2022926日至29日,由省人社厅指导、公司举办的2022年“江苏工匠”岗位练兵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农网配电营业工(台区经理)职业技能竞赛在连云港举行,吸引了来自全省农电一线的96名台区经理参加。

据统计,2022年,公司共开展包括不停电作业、配网调控、安全监督等16个方面的练兵比武活动。“全年共有2.8万余人次参加各级练兵比武,占一线员工的39%,约为2021年的10倍。”公司人资部培训教育处处长查显光介绍。

公司还把练兵平台搬到工作现场。20221117日,在南通500千伏东洲变电站内,国网江苏超高压公司变电检修中心二次运检专业人员朱茂森结合正在实施的主变压器、开关保护改造,为5名来自地市供电公司的青年员工讲解二次安措制定要点。这是公司2022年实施的第7期继电保护专业随工实训。“500千伏设备检修的‘老师傅’带着我们边干边学,对我们提升核心业务能力很有帮助。”来自扬州供电公司的青年学员雍成思表示。

全员练兵,不断成长。近五年来,公司持续优化51个工种单元制培训教材,累计组织各类培训60万人·天,举办劳动和技能竞赛106项,开设“班组微讲堂”活动2万余场,职工参与率达97%

“通过参加各类培训和竞赛,我的专业技能水平快速提升,在入职第4年就取得了高级工资格、第5年成为技师。”国网淮安供电公司2016年入职的配电运检室综合检修班新任班长郭跃说。

持续的练兵比武中,一大批人才被逐渐发现,并持续成长成才。近五年,公司合计新增省部级及以上专家180人,高技能人才比例达到85%4名职工被表彰为全国劳动模范,15名职工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35名职工被表彰为国家电网公司(特等)劳动模范,2名职工获评国网工匠。

联盟+中心激发创新动能

13日,国网南京供电公司500千伏变电运检中心变电二次运检师陈昊在以他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里,和团队成员一同研讨变电站二次电缆漏电在线监测的改进方法。

2022年底,陈昊获得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的“全国技术能手”称号。“能够取得现今的成绩,离不开公司搭建的职工创新平台,为我们立足岗位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陈昊有感而发。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自2007年创建第一个劳模创新工作室至今,公司已建成各级各类劳模(技师)创新工作室319个,创新团队的核心成员已突破5000人。

如何更好地聚合创新资源?2020年以来,公司创建了10个跨区域、跨专业、跨单位的创新工作室联盟,联合攻关生产一线技术难题,由此加快促进成果产出和人才培养。目前,10家创新工作室联盟已累计开展经验交流、成果发布等主题沙龙活动50余次,形成了1600余项创新成果。

江苏电网规划建设创新工作室联盟作为10家联盟之一,共有22家创新工作室加入其中。“我们按照输电线路、变电安装、电气调试等3个专业分支,确定了30余个联合攻关课题项目,在每个双月的28日跟进项目推进情况。”该联盟“盟主”、江苏省送变电有限公司邓福亮创新工作室领衔人邓福亮介绍。此前,联盟团队成员开发的输电线路大体积混凝土智能温控系统等多项成果,已在500千伏凤城—梅里线长江大跨越等重点工程现场应用。

为了推动职工创新成果加速孵化并及早产生效益,公司还专门成立双创中心。13日,由国网江苏双创中心、国网江苏电科院联合孵化的新一代数字化红外检测仪在1000千伏特高压盱眙站测试应用。在征询了国网江苏超高压公司盱眙站运维人员的反馈建议后,研发人员确定了产品后续优化升级方案。

“我们积极撮合研用双方开展需求对接,让职工创新成果真正来自一线、服务一线。”国网江苏双创中心主任张军介绍,该中心已为16支入驻的职工创客团队提供“双创”导师聘任、专利导航评估、成果发布推介等全过程支持服务,牵头完成了18项成果的孵化转化。

问需+服务保障职工权益

“一直咳嗽不停,怎么预防肺炎发生?”“退烧药和连花清瘟能否一起服用?”“转阴后多久可以运动?”……20221228日,国网昆山市供电公司组织了一场主题为“疫情开放后的科学防疫”的线上直播活动,邀请外部医学专家为职工普及科学防疫知识,解答居家康复期间的各类疑问,吸引了564人次在线提问。

这是公司主动问需解难,切实保障职工权益的一幕。

20228月底,公司完成新一轮职工线上问卷调查。“我们已连续5年开展职工问需调研,除了线上问卷,还线下组织职工代表、董事长联络员,通过一对一访谈等渠道,收集职工对公司发展的意见建议,切实了解职工群众所盼所需。”公司工会组织民管部部长蒋伟说。

在广泛问需的基础上,公司精准回应职工诉求,线上线下联动实施职工服务“5980”(“我就帮您”)工程,建成省、市、县三级全覆盖的职工诉求服务中心、站、点1782个,已合计解决各类职工诉求9000余件。

根据征集到的基层一线职工诉求,公司在班组和供电所持续推进“五小”建设,已建成小食堂、小公寓、小菜园、小书屋、小浴室3000多处。“以前的宿舍是大通间、上下铺,上铺一动,全屋响动。现在住进了小公寓、标准间,有了安静的休息环境,工作更舒心了。”仪征市新集供电所运维采集班58岁的职工阚元巨感慨道。

兴力工程公司是省管产业单位。20217月,该公司征集职工诉求时,一些职工反映,生活中遇到法律问题时,往往找不到可靠的求助渠道,错失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时机。当年9月,该公司联合第三方机构组建专业的法律顾问团队,成立了职工法律援助中心。一年多来,该中心已提供法律咨询服务120余人次,帮助职工解决了涉及房屋买卖、婚姻、投资理财等方面的疑难问题。

据统计,近五年,公司依托职工服务“5980”工程,统筹推进关爱、维权、健康等“九项行动”,全面落实班组减负、职工慰问“三必贺、三必访”等200余项服务清单,完成班组“微心愿”2000余项,职工成就感、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