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江苏钜林新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肖仁道来到淮安市洪泽区城区供电营业厅申请办理新装业务。营业厅人员得知其有办理用水及宽带业务的需求,将其引导至“水电气讯”联办专窗。20分钟,肖仁道就完成了水电气讯一站式业务申请的办理。 洪泽区供电公司与公共事业服务单位深化合作,在供电营业厅设置专窗,探索“水电气讯”联合报装模块,实现了多项业务“一窗办理。”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营商环境是发展经济的“先手棋”、招商引资的“强磁场”、释放活力的“稳定器”。而电力又是企业发展的“助推器”“发动机”。 十年来,江苏工业增加值10年跨过两个万亿台阶,年均增长6.8%。其中,作为江苏根基的全省制造业年均实际使用外资超过110亿美元,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392家投资落户江苏。十年间,全省累计建成投产百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85个,50亿元以上项目205个。 十年来,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以改革的勇气、攻坚的豪气,奋力书写“简、快、省”的供电服务答卷,全力打造好电力营商环境,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澎湃动能。 办电流程能简则简 10月8日,在扬州市区供电营业厅内,礼邦生物医药(江苏)有限公司负责人张俊勇通过脸部数据识别系统,成功办理了企业高压新装申请业务,全程用时不到三分钟。 就在3年前,办理用电业务所需的分属不同职能部门的各种证照资料,需要用户分别去相应的职能部门临柜办理。“以前,我要在工商、税务等多个部门间跑多趟,比较繁琐。”回忆起以往办电的经历,张俊勇说。 让电力业务办理起来更便捷、少跑腿成了全社会的期盼。 南京供电公司营业厅人员正在受理客户办电申请。 江苏各地在打造电力营商环境方面努力做好“除法”,破除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痛点堵点。近年来,国网江苏电力积极与政府部门沟通合作,打造政企协同办电的信息共享平台,完成供电企业业务系统与省、市政务大数据平台的对接,实现居民身份证明、企业营业执照等各类证照资料的线上共享。 十年间,供电服务由数据线上流转逐步代替用户线下跑腿,办电流程实现了能简则简,显著提升了用户办电的便捷性。 目前,高压单、双电源用户和低压用户的办电流程分别从2012年底的7个、7个、5个缩减至2021年底的3个、5个、2个。此外,高、低压用户业务受理阶段所需提供资料精简为3种和2种。居民“刷脸”即可“零证”办电,企业仅凭营业执照即可“一证办电”。 项目行政审批是办电过程中堵点较多的环节。经过十年的优化,如今,“不见面审批”已成为我省优化电力营商环境方面的一张亮丽“名片”。 2021年起,国网江苏电力贯通“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与供电企业营销业务系统,在土地规划环节即获取项目信息和用电需求,在项目储备中发起业扩配套相关流程,实现“项目审批即办电”。 无锡是我省较早推行“不见面审批”的城市。无锡供电公司积极对接无锡市行政审批局,在省内率先推出“报规申请”线上审批服务。供电公司直接在供电业务系统中发起“报规申请”流程,公安、城管等政府相关部门在政府工改系统端线上同步开展审核,变外线工程审批流程“串联”为“并联”。 6月30日,无锡供电公司滨湖供电服务中心客户经理邹恩宇在供电业务系统中上传了无锡新都房产开发有限公司(山姆会员店)供电外线工程施工报规手续。一周内,所有政府相关部门均完成现场踏勘及线上审批工作,为这一市级重点项目快速投运按下了“快捷键”。 泰州供电公司营业厅“电水气讯”联办窗口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 上线“网上国网”客户端,让电力全业务办理“线上走”代替“临柜办”;加强与政府职能部门的沟通互动 ,在供电营业厅设立“电水气讯”联办窗口,在连云港试点建成全国首个“电水气讯”联办营业厅,并推动南京、徐州、镇江、泰州、南通、盐城、淮安、宿迁、连云港等9个地市出台“电水气讯”联办支持政策,提升公共事业一体化服务水平;打造“开门接桩”服务新模式,有效缓解居民充电桩报装难困难……企业和居民用户办电更便捷,见证了十年来电力“获得感”的飞速提升。 接电速度能快则快 8月17日,孚能科技(镇江)有限公司二期项目竣工投产,今年计划实现100亿元产值。“项目的一期、二期都能按时投产,110千伏电力配套工程的及时投运帮了大忙。”该公司产能工程中心高级总监谷明感叹。 谷明的一番话说出了十年来许多落地江苏的重点项目、重点企业负责人的共同心声。 张家港市供电公司靠前服务当地重大项目用电需求。 产业强,则城市强。重大产业项目的落地,离不开快速的接电服务保障。国网江苏电力立足当地发展定位,在各地市公司组建“1+N”服务团队,建立一体化设计、一站式服务、一对一挂钩、一揽子接电的“四个一”服务机制,确保重大产业项目按时高效接电。 总投资160亿元的孚能科技镇江制造基地是2018年7月由镇江市政府引进的“一号”省级重大项目。项目确定用电需求后,镇江供电公司第一时间成立了营销、发展、设备、物资等联合团队,为孚能科技提供一揽子涉电业务方案,提供手续帮办服务,加快杆塔迁移,采取24小时不间断开展电力接入工程施工作业,最终,一期项目仅用98天即顺利接电并全面开工生产。 近年来,随着我省产业转型升级的深入推进,以园区为代表的产业集群蓬勃发展。项目是产业发展必须扭住不放的“牛鼻子”,对于供电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 淮安市洪泽区供电公司员工上门了解“开门接电”示范区内重点企业用能情况。 2021年初,国网江苏电力在全省的省级及以上园区建设“开门接电”示范区,将电力配套设施延伸至供电企业与园区的资产分界点,提前整体布局区域电力设施,满足园区后续入驻企业的用电需求。供电企业的服务理念由“发展等电”向“电等发展”转变,并逐渐融入江苏经济发展进程。 韩国LG集团于1995年在南京设立第一家合资公司,此后,陆陆续续在南京设立了10家企业。前后两次办理增容的经历,让合资公司之一、南京LG新港新技术有限公司电气负责人时国良感受到了接电速度的飞跃。 2016年2月16日,因生产扩容需要,南京LG新港新技术有限公司向南京供电公司提出5000千伏安增容用电申请。待电力外部接入工程和内部受电工程完工并送电,前后耗时整整4个月时间。 今年9月15日,南京LG新港新技术有限公司再一次提交增容申请。而早在2021年3月,南京供电公司就与南京LG新港新技术有限公司所在的南京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合作建立“开门接电”示范区,对园区内主干网架进行了优化,将电力配套设施建设到了园区门口。18天后,该企业外线工程即送电成功。 自2021年至今年9月底,国网江苏电力已在全省建成“开门接电”示范区65个,“开门接电”服务模式已惠及企业超3000家。 “电等客户”的办电理念,带来了接电时效的显著提升。截至今年9月底,低压非居民客户从业扩报装申请到送电完成的时间压至15个工作日以内,高压单电源用户、高压双电源用户的合计办电时间分别压减至22个、32个工作日内。 用电支出能省则省 1月3日,中亿腾英普科技(苏州)有限公司4000千伏安增容项目正式送电。电力接入工程由苏州供电公司承担建设,没让企业没花一分钱。 回忆起10年前办电的情景,中亿腾英普科技董事长丁祖英仍历历在目。2012年4月,中亿腾英普科技前身——中亿腾模塑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向苏州供电公司申请新装业务。办理业务过程中,企业花费约10万元,建设了电力接入工程,支付了带电作业费、启动方案编制费、电力负荷管理终端设备费等费用。 “这和10年前相比,接电成本省太多了。”中亿腾英普科技董事长丁祖英感叹。 十年间,江苏电力营商环境在“省”字上大做文章,持续释放经济发展活力。 电力用户接入工程的电气部分由供电企业投资到户,这一普惠企业的政策可追溯至2018年。当年,国网江苏电力拨出专项资金,为全省重点项目配套建设外线工程。2020年,业扩配套外线工程投资范围扩大至全省低压小微企业以及10(20)千伏用户。 2020年以来,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经济下行等影响,我省实体经济发展面临资金周转等诸多困难。同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清理规范城镇供水供电供气供暖行业收费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企业不再承担红线外电力接入工程的投资,由地方政府、供电公司分别承担工程土建、电气部分的投资与建设。国网江苏电力落实这一助企纾困政策,积极承担电力用户接入工程电气工程投资建设,有效降低了用户电力接入基础设施建设成本。 连云港供电公司员工正在园区开展现场勘查 9月29日,连云港荣发新能源有限公司2000千伏安新装项目送电。连云港赣榆区供电公司投资220万元建设项目电气部分,赣榆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投资260万元建设土建部分,在配套工程建设过程中,企业没花一分钱。 今年,为进一步提升用户办电经济性,国网江苏电力再次降低电力接入门槛,将全省13个地市低压接入容量由2018年的160千瓦增至200千瓦,扩大“零投资”覆盖范围,惠及更多中小企业。 启东市供电公司员工为江苏通吕港口发展有限公司提供用能诊断服务 接电投产的企业同样享受到了供电企业的优质服务,实现了降本节支。今年5月,南通启东市供电公司在走访江苏通吕港口发展有限公司时,发现企业用电功率因数过低,电费支出居高不下,其中力调电费比例异常增高,进一步开展用电诊断后确认,其是由于用电负荷过低,基本电费计费方式选择不当造成,建议其申请暂停一台主变压器暂停。此举每个月为企业节省支出超20万元。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国网江苏电力将持续提升优质服务水平,以更高标准、更好服务全力以赴保障居民生活、企业生产用电,为江苏的经济社会发展、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坚强电力支撑,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