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奋斗诠释担当——公司员工国庆假期在岗速写①

发布日期: 2022-10-06

 

十月,因奋斗而增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3周年之际,公司广大干部员工坚守电网运维建设一线,全力担起保供电、保安全的重任,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姑 苏 换 流 站 里 的 不 眠 夜

10月2日凌晨2时许,白鹤滩—江苏±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姑苏换流站主控室内灯火通明,来自中国电科院、国网江苏电科院、国网江苏超高压公司等单位的450余名工作人员坚守岗位,加紧推进该站全面投运的第二阶段调试工作。

姑苏换流站是世界首座混合级联柔性直流换流站,调试工作没有先例可循。参加调试人员协力探索,此前已完成第一阶段高端直流系统启动调试。该站高端直流系统于7月1日投运后,在今年迎峰度夏期间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当前,姑苏换流站已进入全面投运倒计时。9月25日起,该站开始为期63天的第二阶段调试,涉及低端站系统调试项目62项、端对端直流系统调试项目857项。

超高压公司姑苏换流站站长沈明慷介绍说:“低端直流场内有6组柔性直流换流器,数量是高端直流的3倍,此外还多出了启动区和直流交接区,整体调试工作量增加了1倍。”

“各单位注意!准备试验!”凌晨2时,随着现场调试总指挥的发令,极Ⅱ低端2号柔性直流换流器的空载加压试验开始。“这项试验可以检测设备的电压耐受等能力。”江苏电科院继保自动化通信技术中心五级职员孔祥平介绍。

随着电压由0升至320千伏,试验人员周琦、陶艳迅速调取录波文件,紧盯换流器关键指标数值变化。待电压逐步升压至400千伏,试验人员何攀手持检测仪器,逐一测量换流器各部位是否存在发热、放电缺陷,持续30分钟后,未发现任何异常。凌晨3时,空载加压试验结束,下一项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模式运行保护校验试验随即开始……

“辛苦,但是值得。”来自江苏电科院的试验人员郑俊超说,“就拿我们院来说,这次参与第二阶段调试的,都是像我这样不到35岁的青年员工。为保证姑苏站12月底如期投运,大家信心和干劲十足。”(孙婷 庞家彧 郭野 陈玥琳)

“ 数 字 巡 检 ”守 护 特 高 压

10月1日早晨6点,在±800千伏特高压泰州站主控室内,运维值长蒋政通过数字换流站平台下达巡视指令。借助遍布站内的200余台云台摄像机,仅半小时后,该平台就完成了一次全站特巡。

特高压泰州站占地500亩,相当于47个足球场大,人工巡视一趟下来,至少要花3个小时。国庆保电期间,站内巡视由原先的每日2次增加到4次,还多了1次全站测温。“有了‘数字大脑’,工作效率更高了。”蒋政说。

蒋政口中的“数字大脑”,是泰州站作为国网首批数字换流站试点的建设成果。“全站布设了200余台可见光、红外热成像双目云台摄像机,具备识别表计读数、检查设备外观、测温等功能。它们集中接入数字换流站平台的智能巡检模块,实现了远程巡视和异常告警。”蒋政边查看平台自动生成的巡检报告边说。

上午10时,值班员邬培辰正在完善运维电子台账。当天,他还有一项每月例行工作需要完成,就是抄录分接开关动作次数。这项数据可以帮助运维人员大致判断设备的运行状态。

“分接开关控制柜一般位于换流变侧面,以往抄录数据时,要先攀爬到侧面平台上,那里腾挪空间小,每次抄录都很费力。”邬培辰说,现在,通过数字换流站平台的高清视频监控,就能直接查看站内24个分接开关的实时画面,所有数据一目了然。

“叮——”晚上8时20分,数字换流站平台发出告警:“T613交流滤波器C相C1电容器单元连接线温度异常,超出预警值0.2℃。”蒋政立即安排值班员於杨赶往现场核实,同时打开平台上的数据智能分析功能模块,对比近一个月来该设备的温度变化情况。综合现场复测和平台分析结果,蒋政确认设备暂无异常,并叮嘱值班人员继续跟踪观察。(庞家彧 仲金龙 仇知)

跨 江 高 塔“ 换 骨 ”除 隐 疾

10月3日10时许,国网南京供电公司4名输电运检人员分为2组,登上长江边的220千伏华晓线26号铁塔的锚塔开始高空作业。

建于1974年的220千伏华晓线,是南京华能电厂的重要出线,也是江北地区向南京主城区输电的重要通道。该线路26号塔是南京最早的跨江高塔之一,配套建有6座起固定作用、防止杆塔倾斜的锚塔。在近期的一次巡视中,南京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人员发现,这些锚塔已开始锈蚀,存在安全隐患,需要尽快改造。

国庆长假期间,企业用电量处于低谷。该公司便将停电改造安排在了这一时段,10月1日至7日,组织49名施工人员、出动7台作业车辆,陆续拆除其中的4座锚塔并组立新塔。其余2座锚塔的拆旧立新,也安排在13日之前完成。

“华晓线下方还有2条35千伏线路,是南京化纤水厂和烷基苯水厂的供电线路,必须保证在华晓线26号铁塔锚塔改造期间不停电。常规方案是在35千伏线路上方搭设跨越架,由此起到安全防护作用。但经勘查,如果搭设跨越架,将经过周边的部分居民房屋,不具备可行性。”项目负责人杨霄介绍,这些困难让改造一度陷入僵局。

经过多专业协同研讨,南京供电公司决定,改造期间,通过敷设临时电缆方式,代替原有的2条35千伏线路供电。同时,考虑到长江通航安全,锚塔拆除过程中,施工人员分别在26号铁塔前后埋设30吨和5吨的地锚,防止其失去锚塔支撑而倾倒。

华晓线是同塔双回线路,根据当天的施工安排,其中一回线路停电并拆除2座锚塔,另一回线路仍在带电运行。“注意与带电线路保持安全距离!”现场负责人彭冲紧盯高空作业人员,不时通过对讲机提醒作业要点。现场还同步投用了无人机、布控球等装备,形成了全方位的立体管控。(何劼 邵海雯 杜懿)

悉 心 检 修 让 老 站 获 新 生

“注意控制吊臂的摆动和升降幅度,保持和带电间隔的安全距离!”10月2日14时许,苏州500千伏吴江变电站内,国网苏州供电公司500千伏变电运检中心修试二班副班长徐辉正在指挥班组成员更换改造220千伏吴金线隔离开关。

作为江苏电网规模最大的500千伏变电站之一,吴江变电站内近一半设备已运行近20年。“秋检期间,我们依托PMS3.0系统编制检修计划,准备更换站内的22组220千伏老旧隔离开关,其中15组要在国庆假期完成。”徐辉说,这项检修9月中旬就已开始,同步进行的还有1号主变压器的增容改造,改造后的容量达100万千伏安。

“这是500千伏变电运检业务模式优化调整后,我们自主实施的首项大型检修工作。”徐辉介绍,这涉及变电运维、检修试验、继电保护等专业,共有100余人参与其中。

14时15分,作业人员攀上离地3米高的隔离开关底座处,松开固定底座的螺栓。随后,吊车作业人员操纵吊臂,将旧隔离开关缓缓吊至地面。14时35分,站内备好的新隔离开关运送至现场,开始起吊升空。“吊臂再抬高5厘米!”“向右挪10厘米!”……徐辉用对讲机指挥着吊车调整位置。10分钟后,新隔离开关吊装就位。

“每个电气间隔区域的改造有10余道工序,后续还要完成设备调试、验收等工作。”徐辉介绍。随后,他带领施工人员赶往下一处间隔区域。当天的工作一直持续到天黑后的20时方才结束。

检修期间,站内设备安全运行至关重要。6月份刚成为正值值班员的李子建,是国庆假期驻守吴江变电站的一员。当晚,检修人员离开后,他又完成了一次全站设备测温和43项历史缺陷的跟踪,结束全部工作时,已经过了22时。(薛统宇 谢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