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长江江阴段江面上空300多米高处,一架四翼无人机自南向北缓缓飞行,并时而盘旋拍照。按照巡检任务和规划航线,当天,这架无人机完成了对24基铁塔及塔间输电线路的自动巡检。 迎峰度夏期间,利用无人机开展自动巡检,是公司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有力举措。目前,江苏电网共配置输电线路巡检无人机近2000架,平均每百公里配置2.5架,已实现重要输电线路无人机自动巡检全覆盖。 在国网江苏电力无人机巡检管控中心的大屏上,可以看到全省正在进行自动巡检作业的无人机飞行轨迹和相关信息。实现这一切的基础,是江苏全息电网的构建。 据介绍,2020年,公司启动全国首个省域全息电网建设,运用三维激光点云数据采集、数字高程模型、厘米级高精度测绘等技术,将现实电网中输电杆塔、线路以及地形地貌等数据以数字孪生方式一比一还原,为每一基输电杆塔建立了单独的三维坐标,构建了数字化电网。目前,江苏全息电网已覆盖3.2万千米输电线路。 “基于全息电网的数据,无人机巡检作业能够实现航迹自动规划、一键自主飞行、全程实时监控、遇险自动规避等,全过程无需人工操作。”无人机巡检管控中心负责人王红星介绍。选取目标线路后,管控平台即可根据其坐标以及空域、气象、环境等信息,自动生成航迹规划,并直接将工单指令派发给无人机,由其自行完成输电线路和杆塔的精细化巡检作业。 “在复杂环境和风险区域,以往依靠飞手经验操控无人机,现在则由无人机按照规划点位自主巡检,不仅巡检时间缩短了三分之一,而且减轻了作业强度,并将缺陷发现率提高了3倍。”公司设备部副主任吴强表示。自主巡检无人机具备厘米级高精度定位能力、毫米级图像识别能力,可以发现指甲盖大小的螺帽裂纹等销钉级缺陷。 据悉,今年上半年,公司利用无人机已完成25万基输电杆塔的自动巡检任务,单机巡检效率为传统人工巡检的6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