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夏,江苏电网自6月17日最高用电负荷首次破亿以来,截至7月19日已累计32天破亿,并于7月12日创下1.26亿千瓦历史新高。 做好负荷管理,对于支撑电力保供具有重要意义。今年,公司坚持政企协同,开展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建设,统筹协调各类负荷资源,以稳定的电力供应服务稳经济稳增长。 挖掘资源调控潜力 6月30日,苏州200余户电力客户负控终端的分路监测及负荷开关改造工作全部完成。苏州供电公司将这些客户的可调负荷全部接入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促进客户侧负荷资源与电网的精准柔性互动。 4月,公司上线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实现50千伏安及以上客户的负荷应接尽接,累计配置36万只负荷管理终端,覆盖35万户高压客户,可监测负荷、可控制负荷规模分别达到调度用电最高负荷的100%和51%。通过精细化开展全网电力平衡分析、及时邀约客户参与电力需求响应,公司建成了最大可用负荷资源为2925万千瓦的负荷资源池。 在负荷资源池建设过程中,公司针对新能源出力存在波动性等特点,聚合充电桩、楼宇空调等150万千瓦负荷实时响应能力,构建了1分钟柔性调节资源库。针对1小时内、1~4小时内等的各类负荷响应需求,公司优先调控企业非生产负荷和辅助生产负荷,拓展“快上快下”负荷资源825千瓦,减少负荷调控对企业生产的影响。 引导客户主动参与 2021年12月,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分时电价机制有关事项的通知》,优化调整夏冬两季尖峰电价政策。截至今年6月底,江苏省已有10个城市在省级政策激励的基础上再给予补贴,提高负荷资源池的灵活调节能力。 公司强化负荷侧管理,通过市场化手段引导客户主动错峰避峰。1~6月,公司完成7.5万只大工业客户电能表更换。用上灵活费率智能电表后,全省大工业客户分时电价时段计量参数由1个月缩短至1分钟,支撑今年尖峰电价机制灵活运用。 溧水经济开发区工业负荷占比较大,电力需求响应潜力客户有37户,占溧水区潜力客户总数的56.9%;潜力客户典型负荷总量为7万千瓦,占溧水区潜力客户典型负荷总量的77.7%。 6月30日,溧水区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溧水经济开发区电力需求响应工作的通知》,对有效参与电力需求响应且已纳入省级补贴范围的企业,在省级补贴的基础上,额外给予3元/千瓦的地方补贴,提升企业参与电力需求响应的积极性。目前,该区已有32家企业主动申报需求响应,申报响应总量达6.3万千瓦。 推动社会节能增效 6月10日,泗阳县新袁镇政府、国网江苏综合能源公司宿迁分公司、泗阳县供电公司签约,共同打造低碳绿色小镇项目,实施工业企业节能改造、镇政府办公楼用能托管等6个能效提升项目,预计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6000吨,项目综合节能率达12%。 公司发挥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大数据优势,推广“供电+能效服务”,制订20大行业的典型能效提升解决方案,在重点领域拓展光伏发电、能源托管等多类能效提升项目,增强全社会节能意识。 5月,丹阳市供电公司员工分析幸南(丹阳)涂装工业有限公司尖峰平谷用电量占比后,建议该企业调整夏季生产时间。企业采纳了供电公司的建议,利用峰谷差价日均节省电费支出约380元。 截至6月底,公司累计为5714家企业提供“供电+能效服务”,帮助企业实现平均节能率超12%,提供各类能效诊断报告30万余份,能效账单覆盖全省高压客户。 目前,公司已建成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能源大数据中心、“公共机构能耗一张网”等平台矩阵,接入企业962家;完成2.8万座公共楼宇水电气能源数据全接入,为政府制定降碳控碳政策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