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压公司:苏通GIL管廊安全运行1000天

发布日期: 2022-06-23

 

6月22日,在苏通GIL管廊工程监控指挥中心主屏幕上,实时显示着管廊内部视频画面、设备参数等。截至当日,苏通GIL管廊工程安全运行满1000天。

苏通GIL管廊是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输电距离最长的特高压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工程。自2019年9月投运以来,该工程已安全输送电量突破600亿千瓦时,相当于2400万户普通家庭一年的用电量,折合标准煤1800万吨,二氧化碳4480万吨,对于优化能源配置、保障电力供应、防治大气污染、拉动经济增长等具有显著意义。

与电缆和架空线路输电方式相比,GIL管廊具有传输容量大、运行可靠性高、节省占地小等显著优点。确保GIL设备的健康运行,是管廊运维中的重点工作。“GIL采用六氟化硫气体绝缘的方式,将1000千伏特高压线路密闭在直径不足1米的金属管道内,就像罩上了一个‘金钟罩’,整个管廊内共充有约800吨六氟化硫气体。”国网江苏超高压公司苏通GIL管廊站站长戴晨榕说。

为验证GIL设备的绝缘状态是否良好,运维人员需要用超声局放带电检测仪,定期检测遍布管廊的36000多个点位,并细致比对分析数据。“利用每年停电检修期间,我们还会在管廊内选取401个检测点,从GIL设备中抽取六氟化硫气体,检测微水、纯度、分解物等。”超高压公司变电检修中心高级修试员李东风介绍,“这就好比‘抽血化验’,能够从中判断气体的绝缘强度。”

管廊长距离穿越长江,最低点在水面下74米深处。“由于受不同区段水文地质的影响,管廊会不断调整‘身姿’,处于动态平衡中,但其运行中产生的形变应力,会影响内部GIL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戴晨榕介绍。为此,运维人员使用隧道结构多功能扫描仪,定期检测管廊隧道是否出现外扩、沉降、错台等隐患,“它可以360度扫描隧道本体,生成高精度图像,识别出小于0.3毫米的裂缝。”戴晨榕说。

为更好保障苏通GIL管廊安全稳定运行,超高压公司组织了一支人均30岁左右的运检精英团队,加快推进“GIL智慧管廊平台”建设,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特高压设备精益化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