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赋“鱼菜共生”梦 锦绣乡村绘新篇——张家港供电服务新型农业种养模式的故事

发布日期: 2025-09-22

“首批鲈鱼还有半个月就能上市,有你们定期上门检查用电设备,我心里踏实多了。”9月15日,在张家港市锦丰镇南港村苏州普润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种养基地,总经理刘丹对刚刚完成进线柜测温工作的锦丰供电所供电服务人员葛雨扬等人说。

今年1月,普润泰农业公司正式租赁南港村的玻璃大棚,建设鱼菜零碳综合种养示范基地,占地面积超4000平方米。目前已建成22个养殖池和36个种植槽,养殖鲈鱼4万尾、鲥鱼1000尾,种植西红柿、茄子、木耳菜等蔬菜共计1万多株。

“‘鱼菜共生’是近年来农业领域兴起的一种创新模式。”刘丹介绍,“鱼池里的水经过循环系统流进种植槽,鱼类排泄物和残饵经微生物分解,转化为蔬菜生长所需的养分。蔬菜吸收之后,水体得到净化,再回流至鱼池,形成一个闭环系统。”通过这一系统,基地实现零排污、零农药、零抗生素和零化肥,相较传统种养模式,每年可节约种植成本30%,养殖效率提升近20倍。为保障“鱼菜共生”系统持续稳定运行,刘丹团队依托环境传感器与自动化调控系统,对通风、光照、温湿度进行24小时实时监测。

稳定的电压和充足的电力是“鱼菜共生”系统的关键。示范基地门口就有一台400千伏安的公用配电变压器,接电十分便捷。这一便利源于2022年国网张家港市供电公司推行的电网规划与镇区发展规划同步策略,当年新增了这台配变布点,并于同年11月完成送电。

去年年中,刘丹的新项目尚在洽谈阶段,锦丰供电所就安排台区经理张元清与南港村经济合作社对接,持续跟踪用电需求。同年11月项目初步确定后,合作社提交用电申请,张元清迅速上门勘察,安排敷设10米电缆并新装1台落地计量箱,仅用4个工作日就完成了装表接电。

今年5月基地建成后,锦丰供电所定期组织供电服务人员上门“义诊”,排查出内部接线不规范、漏电保护器退出运行等多处用电安全隐患并协助整改。6月气温攀升,基地20余台风机和5台大功率空调陆续启用。张元清评估用电负荷后,及时指导刘丹申请增容,并加快各环节流转速度,仅用7个工作日就将基地的用电容量从48千瓦增至96千瓦,用时较常规缩短一半。

7月30日,受台风“竹节草”影响,为基地供电的10千伏兴隆线一基电杆电缆令克损坏。若未及时修复,不平衡的三相电压可能损伤基地内部设备。接到故障告警后,张家港市供电公司抢修人员在10分钟内集结完毕并赶赴现场。经细致排查,原来是中相令克上桩头瓷瓶开裂。抢修人员冒雨登杆更换破损瓷瓶,从接报到修复,全程仅用时约30分钟。

为进一步优化基地外围电网结构,张家港市供电公司将10千伏兴隆线优先纳入改造计划,预计年内加装或更换3台具备遥测、遥信、遥控功能的智能开关。8月18日,首台开关已更换完成。

有了电力支撑,“鱼菜共生”基地发展有了底气。刘丹计划再投资3000万元,深度对接国家数字渔业创新中心,在张家港建设50亩“鱼菜共生”零碳AI智慧工厂,并推动生产、加工、销售与休闲观光、科普教育深度融合,将基地打造成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产业综合体,带动周边村民共同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