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炙烤,热浪翻滚。仪征市新集镇凌东村的50亩向日葵花海却在此刻傲然盛放,金灿灿的花盘向阳而生,为扬州城郊铺开一幅生机勃勃的夏日画卷。这片“金色浪漫”的背后,一场从“看花经济”到“全产业链”的深刻转型正在悄然上演,而强劲、可靠的电力,正是这场变革中不可或缺的“引擎”。 “村里种葵花四年了,过去主要靠赏花卖花,葵花籽熟了直接卖给油厂,效益有限。现在思路变了,重心转向深加工!”8月6日,凌东村党总支副书记牛万军指着花海向上门服务的国网仪征市供电公司新集供电所上门巡视电力安全的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该村坚持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立足向日葵、油菜花“二花”及优质稻米种植,与油料厂、米厂合作发展深加工,同时借力花海美景和研学活动撬动乡村旅游。 转型的关键一步,落在了“油”上。“我们把自产和收购来的葵花籽、油菜籽,深加工成高品质食用油,还注册了‘青涩凌东’品牌,线上线下齐发力。”牛万军自豪地说。如今,凌东村的食用油已成功打入扬州多家超市、学校和企业食堂。村书记带头走进直播间,携手高校探索电商新路,销路越拓越宽。“仅葵花籽油和菜籽油这两样,今年就有望为村集体经济增收20万元。” 产业要升级,电力须先行。从“卖原料”到“卖品牌”,对生产链的稳定高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仪征市供电公司新集供电所敏锐捕捉到村里的用电新需求,主动将电力服务“嵌入”到乡村振兴的每一个关键环节。 “搞花田经济,光有风景不够,产业得扎实。”新集供电所所长齐飞介绍。为解决发展中的用电瓶颈,供电所首先投资7.8万元实施杆线迁移,让电力线路与金色风景相得益彰,同时为800亩种植区的精准灌溉与高效施肥提供了坚实保障。更关键的是在粮油加工环节,供电网格服务人员大力推广电能替代,引导村合作社引进电压榨与灌装设备。党员服务队则在关键时节主动上门巡检,确保用电安全万无一失,让田间的“金色收获”能高效转化为市场青睐的优质特产。 在“电保姆”的贴心护航下,凌东村特色产业不断壮大,为村民铺就了坚实的致富路,现在附近100多名村民在家门口找到了新活计:参与花田管理、经营农家乐和小超市,售卖自家的土鸡土鸭等农产品,年人均增收可达万元。 如今,凌东村的振兴图景愈发清晰:春夏,350亩油菜与葵花接力绽放,汇成金色海洋,成为吸引市民休闲观光的亮丽名片;村里升级了葵花展厅,联合多所院校打造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吸引了超千名学生前来体验农耕乐趣。一幅“景色美、产业强、农民富”的乡村新画卷,正在当地可靠电能的护航下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