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腊月二十三,南方小年,林寿新和同事计划下午去马集街道检查用户侧用电安全。临出发前,他将前几天购买的春联和福字放进工具包。 林寿新是南京市六合区马集供电所的台区经理。“快过年了,顺便去老林家看看,给他送副春联,添添喜庆。”他告诉记者,自2001年入职以来,已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二十多个春秋。老林是他服务的2420户客户之一,住在马集街道尖山社区。 几番弯绕,林寿新来到老林家。房门敞开着,一位头发全白、双腿失能的老人正窝在木板上享受午后阳光。他就是老林,名叫林必祥,已经90多岁,无儿无女。 林寿新将春联交给老林,随后走进屋子,熟练地找到配电箱,检查空气开关,确认正常后用土话和老林唠嗑,叮嘱他注意用电安全,插座别插太多电器,有啥问题随时给他打电话。 林寿新是本地人,刚上班那会儿,每个月都会带着电费发票挨家挨户收电费。在那个年代,农村生活并不富裕,不少村民因为缺乏收入而难以按时交纳。林寿新便用自己的钱帮困难村民垫付。他和老林之间的深厚情谊,就是在这样的日子里建立起来的。 “有的下个月赚了钱,就把钱还给我,还不了的也就算了。那时各家没多少电器,电费一个月10块、8块的,我本来也没想要他们还。”林寿新说。 如今,为电费发愁的村民越来越少。到今年,林寿新还在帮助的困难户只剩下4户。 作为大家的“电工师傅”,林寿新的照片和联系方式被贴在了每家每户的电表箱上。春节期间,他的电话常常响个不停,都是那些外出打工,春节回家的村民打来的求助电话。无论是灯泡不亮还是其他用电问题,林寿新总是二话不说就骑上电瓶车前去帮忙解决。 除夕前夜,林寿新和所里的其他10位台区经理一样,对管辖范围内的村户又进行了一轮检查和走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