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区红”与“电力橙”

——海安供电助“小莫斯科”发展特色产业的故事
发布日期: 2024-04-22

4月12日,海安市南莫供电所技术员杨洋和台区经理王惠强来到南莫镇林庙村实地勘察,为正在兴建的特色农产品展示中心规划供电线路。该中心由林庙村村民、“君临明苑”民宿负责人徐长明投资,计划于今年“五一”假期建成营业。

海安是革命老区,红色资源丰富。解放前,中共海安县委机关曾两次设在南莫镇,因此这里享有“小莫斯科”的美誉。解放后,由于经济基础薄弱,“角落村”“后进村”等名字也一度成为该镇村庄的代名词。

近年来,南莫镇大力发展种植、养殖业和乡村旅游,培育本地特色品牌。国网海安市供电公司针对当地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不断加快电网升级改造,量身定制供电方案,将供电服务与产业振兴、生态振兴深度融合,助力农村产业项目向电气化、规模化的现代化农业模式转型。

 

焕发规模化养殖生机

优质服务送到客户心坎里

4月10日,南莫供电所营业班班长王玉生和台区经理陈建平来到位于南莫镇邓庄村12组的凤诚菌业科技有限公司,帮助检查大棚制冷设备,保障秀珍菇生长用电需求。

邓庄村是南莫有名的食用菌种植大村。全村300多户村民入股合作社,建成菇房种植和生产加工基地1580亩,形成“菌种制作-温棚种植-深度加工-冷库仓储-平台销售”的食用菌一体化特色产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4亿元。

当地菌菇产业的发展,吸引了一批外地客商来投资。2013年10月,福建人陈忠在该村12组租下20亩土地,投资1600万元成立凤诚菌业科技有限公司,种植秀珍菇。南莫供电所安排电工到现场勘察,根据企业实际用电需求制订了供电方案,仅用1个星期就帮助安装容量为315千伏安的配变1台,架设400伏线路600米。

菌菇生长必须保持恒温,过程中不能断电,否则会影响质量,降低品质。为此,南莫供电所成立水乡供电服务队,将帮助开展用电设备检查等增值服务送到了菌菇大棚。

去年8月,正值秀珍菇生产旺季。12日23时许,陈忠的菌菇大棚突然失电。接到他打来的报修电话,王玉生和陈建平冒着大雨仅用12分钟就赶到现场。经过检查,发现是大棚制冷设备的出线接头处烧坏所致。虽然属于客户内部故障不在供电抢修范围之内,但两位电工还是以最快速度帮助更换了接头,排除了故障。

除了菌菇种植,还有12家百头猪场、20家千羽鸭场、30家万羽鸡场等养殖基地相继在南莫镇落户,水乡供电服务队同样提供了优质及时的供电服务。

2020年10月,黄陈村32组村民黄小飞对原有鸡场进行扩建,建成了海安轩浩家庭农场,占地12亩,养殖蛋鸡5万羽,使用自动饲料机、输送机等电气设备。“我想将用电容量由50千瓦增至200千瓦,引进可以净化空气的全封闭鸡舍系统。这个系统需要24小时运转,我担心电不够用!”去年3月,他来到南莫供电所,提出了设想和担忧。

海安轩浩家庭农场由容量为200千伏安的黄陈村配变供电,且位于配变末端,供电半径较长。水乡供电服务队经过现场勘察,决定将配变更换成容量为400千伏安的,并将其向轩浩家庭农场迁移了100米,还特地架设了120米供电专线。

今年2月,黄小飞的全封闭鸡舍系统运行,养殖规模扩大到10万羽,年产鲜鸡蛋1900吨以上,成了当地乡村振兴的带头人。


解决家庭农场用电难题

“抱团发展”共同致富

3月29日,林庙村“荷之韵”家庭农场的藕塘边,负责人李美美正安排员工打开岸边的电水泵,利用高压水枪冲刷的方式采挖莲藕。当天,他刚刚接到一笔1000公斤的莲藕订单。

李美美是徐州人,2019年他在林庙村22组流转800亩土地,成立了“荷之韵”家庭农场,种植莲藕、茨菇、茭白等水生蔬菜。

一开始,农场采用人工方式采挖和冲洗莲藕。随着订单量的不断增加,2021年,李美美的农场开始走向电气化,先后购买了冲藕高压水泵、莲藕清洗和切断削皮机。同时,为满足客户对藕粉产品的需求,他还计划建大型冷库,并引进了藕粉成套加工设备。同年10月,南莫供电所接到李美美的用电增容申请。

杨洋、王惠强和该所运维班班长宋淦兵及时来现场勘察,发现该农场由容量为200千伏安的林庙村22组配变供电,沿线还有一家大型养鸡场、一家秸秆加工厂和200多户村民,如果有新负荷接入,势必影响供电质量。为此,南莫供电所在该村新上1台容量为400千伏安的配变,将“荷之韵”家庭农场的用电增容至100千瓦,有效解决了用电难题。2022年3月,农场的冷库和藕粉加工设备先后投入运行。

去年9月,南莫供电所组织开展客户需求走访,李美美向杨洋说起了一件烦心事。原来,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减轻人工成本,农场的藕塘使用无人机播撒农药。然而,其中一片藕塘中间有15基10千伏电杆,导致无人机在撒药时必须绕飞,影响药物播撒浓度。了解情况后,杨洋当即向海安市供电公司申报杆线迁移项目,由该公司组织施工人员将途经藕塘的10千伏恒固线向南迁移,“搬”至1公里之外。

2023年11月,林庙村成立“藕锻思林”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租用李美美的冷库存放莲藕产品,带领村民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抱团发展”新模式共同致富。目前,该村的莲藕产品远销海外,年销售额近800万元,净利润150多万元,受益农户300多户。


引来乡村旅游活水

“穷水荡”变身“后花园” 

“以前我们这里就是个‘穷水荡’,现在却成了上海人常来常往的‘后花园’,这真是做梦都想不到的事。”今年清明假期,南莫镇林庙村村民徐长明开设的“君临明苑”民宿住客爆满,让她开心不已。

“这里不仅空气好、景色美,而且还有充电桩能给电动汽车充电,真是太方便了!”4月5日,上海市民李先生利用清明小长假,带着家人驾驶新能源汽车到位于南莫镇的海安青墩遗址博物馆参观,晚上就入住了“君临明苑”民宿。

青墩遗址是重要的史前文明遗址。“十三五”期间,海安市委、市政府投入2400多万元兴建青墩遗址博物馆。海安市供电公司开通“绿色通道”,做好电力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为博物馆新增了1台容量为200千伏安的专用配变,并为馆内线路布设、用电设备容量配备等提供了专业建议。

2022年7月,青墩遗址博物馆进行停车场扩建,发现10千伏青墩线6基电杆影响了工程施工。得知情况后,海安市供电公司对青墩线进行了重新规划,拆除停车场上方600米线路,迁移电杆10基,确保了扩建工程顺利推进。

眼看乡村旅游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2020年,徐长明着手开办农庄、建民宿、开发鱼塘。两年后,民宿建好,她来到南莫供电所申请用电增容。根据民宿内安装的50台空调、30台电热水器和其他用电设备总容量,该所建议她增容至40千瓦。

最近几年,新能源汽车逐渐普及。为了让前来旅游的新能源汽车车主充电无忧,去年4月,徐长明又向南莫供电所提出申请,在民宿院外新装一台8千瓦的快充型充电桩。该所开辟“绿色通道”,简化报装流程,赶在当年“五一”假期前完成投运。

去年5月,南莫镇政府对临近青墩遗址博物馆的沙岗老集镇进行改造。集镇上空原先电力线路密布,私拉乱接情况严重。海安市供电公司安排施工人员拆除了私拉乱接线路,将从电杆至各个商户的200米接户线全部换成铜电缆,并实施了杆线下地工程,为老镇旅游增添了亮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