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节,走亲访友、聊天唠嗑,家家户户都少不了一样标配——坚果炒货。当滚烫的炒锅里腾起一丝焦香,年味也就出来了。 “猜猜这个春节我们卖了多少?”1月28日,节后开工第一天,徐州企润食品有限公司厂区里,厂长孟庆新和见到的每个人都喜气洋洋地分享着,“2800多吨!比去年多出200吨!今年继续加油!” 刚过完年,“炒货大王”孟庆新就开始和许多邳州“炒货人”一样,开始憧憬新一年的收获,开启新一年的奔忙…… “一把铲子一口锅,瓜子炒遍全中国。”被誉为“炒货第一村”的徐州邳州市邹庄镇全镇近7万人口,有4万人常年在全国各地从事干炒类生意,上海、杭州等大城市的炒货店近90%都是邳州人开的。 孟庆新是最早一批外出从事炒货生意的村民之一。他白手起家,把炒货小作坊打造成了有6条电气化生产线,年产炒货超7000吨的中型企业。一路走来,电照亮了他的返乡创业路。 怀揣梦想,远赴他乡创业“寻商机” 1983年,孟庆新初中毕业后不久,就离开家乡到上海谋生活,起初他从批发市场买来干果炒货,再走街串巷地叫卖。当时他租的房子离批发市场很远,来回一次,需要步行40公里,脚上甚至磨出血泡,后来变成了厚厚的老茧。 有时,遇到连绵阴雨,孟庆新忙碌一个月下来,不仅钱赚不到,就连投入的成本也要赔进去。 起早贪黑、奔波劳碌的艰辛让孟庆新决定寻找新“商机”。1989年冬季的一天,辗转难以入眠的孟庆新起了个大早,到市场买来铁铲和铁锅,开启了“自炒自销”的创业生涯。 孟庆新在农贸市场的角落里垒起锅,每天早起捡柴,起火烧锅,烟雾缭绕下是他大汗淋漓的身影。所幸功夫不负有心人,孟庆新的炒货因为质量和口感都不错,获得了顾客认可。但因人力限制,产量始终无法提高,孟庆新也曾试图改用煤炭等燃料来提升效率,可传统的人工劳作方式牢牢把他“圈”在原地。 2008年起,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炒货产业呈多元化和休闲化发展趋势,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头脑灵活的孟庆新拿出积蓄,租下了厂房扩大生产,顺势将传统的铁质炒锅更换成自动化的电炒锅。 炒货环境变得越来越好,孟庆新经营的炒货品种也逐步扩展到蚕豆、栗子、核桃等,订单源源不断。 逐梦故土,回归故乡助力家乡发展 2010年,得知家乡开始实施新一轮农网改造,大力支持乡村发展的消息。积累了一定资金和客户源的孟庆新决定回乡。 那时,孟庆新的想法很简单,自己探出了一条新路子,腰包鼓起来了,也要带着不方便外出做生意和打工的村民一起致富。 孟庆新回到邹庄,看到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感慨万千,心中“要把炒货产业越做越大”的想法越发强烈。建好厂房后,孟庆新第一时间购置了新式电炒锅。 “新的电炒锅能耗低、受热更均匀,炒出的每一粒花生、瓜子都非常香,而且产量特别高。”孟庆新说。 了解到孟庆新办厂需要供电,国网邳州市供电公司联合邹庄供电所现场考察调研,在提供稳定、高质量电力供应及方便用电管理的基础上拟定供电方案:从最近的10千伏邹工线,引入一条专线为厂房供电。 头顶烈日、冒着酷暑,供电员工闷在密闭绝缘服里,一干就是好几小时,将原本四五十天的工期缩短了近一半,及时完成了厂区电力的供给。 时光匆匆,回乡创业13年,孟庆新利用电气化能效高的优势,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还开发了多品种及口味的产品,以更好地拓展市场。走进成品生产车间,手抓包、珍珠花生、留香瓜子、水煮瓜子等20多个特色品种一应俱全。 “做良心食品,健康食品,用质量让客户认可,是我的经营之道。”孟庆新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从生货的筛选、色选、清洗、入锅入味,到低温、高温烘焙等等,需要七八道工序,我全程把关。经过电炒锅烘炒口感松、香、脆,通过网络直播炒货制作过程,客户对制作流程非常清楚,购买更放心。”站在香飘四溢的厂区,孟庆新笑着说。 良心炒货,做有温度的放心企业 有辛勤的付出,就会有丰厚的回报。 2020年10月1日,邳州炒货全国连锁工作启动仪式暨邳州炒货零号店开业仪式成功举行,标志着邳州炒货产业品牌化迈入全面发展新阶段。拥有零号店铺的孟庆新一举成为享誉行业的“炒货大王”。 有人形象地说:孟庆新把小瓜子炒成了“金豆子”,他带出的资产过百万的“炒货大户”有100多个。 2021年,孟庆新紧抓机遇,在政府的支持下,投资建设了炒货电商直播园,让大学毕业的儿子带领直播团队实现了“人在家中坐、货卖全中国”的网络销售模式。 在孟庆新看来,儿子的加入,可不是简单的守业,年轻人让传统的邹庄炒货也变得年轻起来,把炒货变成了老少皆宜的网红食品,孟庆新对儿子变成地地道道的“炒二代”倍感自豪。 电商直播园一刻也离不开电,交易过程中一旦断电,失去的不仅是订单,更影响店铺的口碑和信誉。电商直播园规划建设伊始,国网邳州市供电公司就架设10千伏线路2.6千米,新增2台400千伏变压器,并帮助入驻电商架设和整改室内线路760米,做到供电服务“零距离”“全方位”,同时围绕园区用电需求,组织3支共产党员服务队员定期上门走访,开展安全用电宣传、隐患排查等服务,尽全力帮助电商化解用电难题。 “春节前直播园里各个厂家直播的时间基本上集中在下午到晚上,使用各种高强度灯光较多,整体用电量也较大,万一直播时断电停播,观众会迅速流失。针对这个情况,今年春节我们安排了人员驻点值守,保证直播园的用电可靠。”邹庄供电所所长李克金介绍说。 “我们的生产线从临近元旦就24小时满负荷运行,每天出货130吨依然供不应求,这时最怕的就是机器和厂房里的电路撑不住。”孟庆新说,“1月初,供电所师傅上门了解了用电需求、设备负荷情况和春节生产计划,春节后又来帮我们排查用电隐患,保障复工用电,让我非常放心。” 一把铲子、一口锅,是孟庆新“炒”开幸福大门的金钥匙。 从肩挑行走到叫卖四方,从设点摆摊到电气化自动生产,孟庆新因炒货而“离乡”,又因炒货而“回乡”,在电力的加持下,孟庆新用炒货给出了乡村振兴的别样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