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很感谢电工尹师傅!你们都不在家,我刚做完手术,行动也不方便,尹师傅不但帮我把电修好了,还免费给我退烧药。真是大好人哪!你帮我打个电话好好谢谢他。”1月1日,家住淮安市钦工镇冯王村11组的王桂芳对回家探望自己的儿子说。 王桂芳老人今年72岁,她口中的“电工尹师傅”名叫尹昌青,今年54岁,是淮安市淮安区宋集供电所的一名台区经理,主要负责钦工镇的装表接电和日常报修处理等工作。 2022年12月中下旬以来,尹昌青在日常上门服务中发现,供区内的农村留守老人普遍面临一个难题:疫情管控放开后,市面上的退烧药稀缺,在医疗资源相对短缺的农村地区,药品供应更为紧张,留守老人更是无法及时买到退烧药。 于是,尹昌青回家后和家人商量,除了家中留存必须的药品外,把暂时富余的退烧药等稀缺药品都放到工具包里,在上门提供用电服务时,一旦遇到需要退烧药的老人,就能“应急”。 起初,妻子并不理解,毕竟当前处于防疫的“非常时期”,家中药物储备也并不宽裕,一旦遇到突发状况,家中备药也会捉襟见肘。 “尹昌青跟我说,我们这个年纪的人基本都会用智能手机,网上买药、邻里互助的渠道也多,但那些老人如果遇到突发情况,想买药就难了……”在尹昌青的劝说下,妻子欣然同意了他的做法。 随后几天,不管是上门处理用电故障,还是开展安全用电隐患检查,只要遇到没买到退烧药或发烧卧床的留守老人,尹昌青都会从工具包里拿出药品,无偿给老人分享,并现场指导他们正确用药。 2022年12月20日,接到钦工镇大董庄村董云田老人的报修电话后,尹昌青和同事谷艳平前往其家中处理,发现是空调插座松动所致,便为其重新搭好插线。 聊天中得知老人家中并没有备置退烧药,且老人刚刚做完手术行动不便,尹昌青当即从工具包中拿出早上刚从家里带出来的退烧药,剪了4颗给老人,并叮嘱老人用量和用法。“董大爷,发烧后才能吃,您要是忘了怎么吃,就先给我打电话!”临走前,尹昌青提醒老人道。 短短3天时间,尹昌青从家里拿出来的24颗布洛芬胶囊便分到了6位有迫切需求的留守老人手里。但他仍然心系其他没有备药的留守老人,便把帮助这些老人的想法告诉了单位同事。 第二天上班后,大家你一盒、我一板,小小的办公桌上铺满了筹集起来的“爱心药品”。电工们在后续几天的用电服务中,将这些药品送到了钦工镇的一位位留守老人手中。 于是,一颗颗小小的药丸,成了电工们向钦工镇留守老人送上的一份份最及时的关爱。尹昌青所在的宋集供电所陆续收到了老人和他们的亲属打来的电话,有的是发烧后询问如何吃药,有的是远在外地的老人子女特意表达谢意…… “我们只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希望老人们都能少受疫情影响,拥有一个健康、平安的晚年。”尹昌青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