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仪征公司:电力守望 百业兴旺

发布日期: 2022-08-23

 

盛夏八月,滨江小城仪征的乡间,鸡鸭肥美,瓜果飘香,一派丰收在望的景象。近年来,国网仪征市供电公司倾力为当地特色农业做好“电参谋”、当好“电保姆”,用优质服务助力乡村振兴。

清洁转型 鸡场换新貌

8月18日,仪征市供电公司新集供电所工作人员李进来到新集镇紫竹村的远大家禽养殖场走访。

养殖场里,恒温恒氧、通风透气,闻不出异味,见不着鸡粪。养殖场负责人潘学林欣喜地说,“每天能产出2万5千枚鸡蛋,供不应求,电力帮了我们大忙!”

2019年以前,潘学林的养殖场又脏又乱,污水、鸡粪等给周边的生态环境带来一定影响,且养殖规模不到现在的三分之一。2019年夏天,李进与潘学林交流中得知他有意改造鸡舍,安装空气净化系统、自动投喂装置和发酵设备等,却担心供电得不到满足,很怕上百万的投入最终“打水漂”。潘学林特别提出,可容纳8万只鸡的鸡舍,通风设备供电不能中断,否则不超过15分钟,鸡仔就会大量死亡。

十多天后,李进告诉潘学林,供电公司对他的用电需求很重视,计划从220千伏新东变和110千伏方桥变架设2条专线为养殖场供电。2020年4月,新的供电线路架到了养殖场配电房。不久后,潘学林将养殖场扩建至原先的3倍,并购入自动投喂机等电气化设备。

养殖用电需求有了保障,远大家禽养殖场日渐兴旺。目前,该场年养鸡量达7.8万只,仅2022年上半年利润已达75万元。

电力加持 梨园成规模

“开发农业项目,不光是需要政策扶持,还要电力等基础设施跟得上。”8月20日,江苏嘉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平向前来参观的客人说。

10年前,该企业落户仪征市刘集镇黄营村,意向承包2000亩土地,其中1000亩土地先栽上了从国外引进的高品质香梨。因香梨生长期间需要大量浇灌,采摘下来要及时冷藏,当时,周平最担心的就是供电不足。

落户不久,在刘集镇政府召开的一次招商会上,周平见到了刘集供电所所长王勇,并和他交流了自己的种植计划。第二天,王勇就带着供电所的工作人员去种植基地勘查,并为其规划供电线路。

2013年初夏,全长12千米、400伏供电线路架到了田头。周平推上开关,上百只喷灌龙头涌出汩汩水流,浇灌着满园梨树。随后,用于贮藏上万斤香梨的冷库也通上了电。在可靠供电支撑下,2014年,周平将另外1000亩土地也栽上了梨树,并建起了果品深加工车间,年产12.5万公斤香梨,远销北京、沈阳、上海和南京等地。

目前,江苏嘉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刘集镇扶贫龙头企业,已吸收100多人就业,还带动30余家商铺从事果品交易。

跟踪服务 油坊香更远

8月22日清晨,一辆满载12吨菜籽油的货车从仪征市陈集镇新星油脂厂出发开往上海。

陈集镇历史上因其商贸繁荣而素有“西山小扬州”之称。从70年代未,“陈集菜油”就远近闻名。如今,新星油脂厂、陈集油米有限公司等10多家菜油企业形成完整的加工链,年产1.2万吨的特色菜籽油销往全国各地。

新星油脂厂老板陈付林,18岁进入当时集体经营的陈集油米厂当徒工,与菜油加工打交道40多年。他说,以前榨油器具全靠人力操作,榨出来的油收进大缸里沉淀卖出,置放三四个月就会闻到异味。1979年春天,一条400伏专线架设到陈集油米厂。自此,该厂购买了机械榨油设备,还添置了油脂滤清器。电气化的加持,让陈集菜油醇香美味、久存不坏。

今年是新星油脂厂创办的第16个年头。经过陈集供电所进行的4次线路、设备增容改造,该厂已拥有专用配电房和变压器,从原料传输、筛选、蒸煮,到成品精炼、提取、灌装,个个环节供电可靠、稳定。

“多年来,每遇到急难问题,供电工作人员总是随叫随到。”陈付林说,“前不久,陈集供电所还连夜帮助我们厂抢修配电房负荷开关故障,让我们企业生产安全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