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来临,具有“浆果之王”美誉的蓝莓进入收获季。在江苏南京市溧水区石头寨村,饱满的“蓝宝石”挤挤挨挨,每一个蓝莓大棚中都满是丰收的味道。 石头寨村,是江苏省蓝莓主要种植区和旅游区,蓝莓种植规模和产量在全国领先。 从第一产业到以“蓝莓深加工”和“蓝莓文化旅游”为主导的二、三产业,伴随果树一同生长的,是乡村电气化的发展。稳定的电力和优质的服务让石头寨凭借小蓝莓,接“二”连“三”大步迈向振兴。 5G种植 蓝莓园装上“智慧大脑” 南京国家农高区中植蓝莓黑莓产业示范园,地跨石头寨村和曹家桥村,占地500亩,以种植蓝莓为主。与众不同的是,这里的蓝莓已经迎来了自己的“5G时代”。 进入棚里,阵阵“雨雾” 迎面扑来,顿感清凉。玻璃温室里的“智慧大脑”一旦感应到温度超30℃,喷淋设备就会自动启动,给蓝莓降温。“蓝莓娇气、怕热,你看,不但喷淋设备在自主工作,顶部4台环流风扇也在吹,还有北边的湿帘和南边的风机,遥相呼应进行加湿降温。”中植蓝莓黑莓产业示范园总经理俞小花介绍,当水肥一体化滴灌设备接到“缺水缺肥”预警,也会迅速启动……无人环境下,先进设备接受到“大脑”的指挥后,便各司其职,自主行动。 2019年,俞小花成立蓝莓示范园,那时种植面积满打满算有100亩,用电线路还是搭在村里200千伏安的变压器上。一次,从一本农业杂志上看到关于5G种植的报道,俞小花决定搞智慧种植。 2021年2月,俞小花着手建设5G蓝莓植物工厂,同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电力服务以更高质量延伸至田间地头,小蓝莓搭上了“顺风车”。在了解俞小花的需求后,时任白马供电所所长严家豹和台区经理时保华成了园区的“常客”。 “他们那时老来,指导我们在哪里布线,在哪里安装什么电器设备,变压器架在哪里好,帮了不少忙哩。”俞小花回忆说。2021年5月30日,200米高压电缆、一台400千伏安的箱变在田间地头立了起来,俞小花的蓝莓们放心地享受着“5G时代”的便捷。 建好,更要维护好。2021年12月,蓝莓植物工厂附近一建筑工程车挖掘作业导致电缆被挖断,当时天色已晚,还下着雨。“供电抢修人员不到15分钟就来了,地暖管道恢复给土壤加温,不然肯定要赔本。”俞小花说。 有了5G“样板房”,俞小花今年的蓝莓产量比往年翻了一翻,工厂化栽培每年可以上市2季蓝莓。“我们正着手打造蓝莓加工、接待中心,让游客采摘新鲜水果的同时,还能有饭吃、能住宿!” 花样加工 万亩蓝莓丰收不愁卖 有了“好果子”,也要有销售的“好路子”。“现在是丰收季,来卖蓝莓的莓农一天比一天多。”刚走到双吉公司门口,就能看到长长的队伍,据负责人周辉介绍,双吉公司有700多亩蓝莓种植基地,工厂加工需求则更大,于是向周边农户收购,深加工后卖到全国。 蓝莓如果不能及时销售,需冷藏或冷冻保存后进行深加工,不然就会“烂市”。2008年,周辉看到大量品质上乘的蓝莓烂在地里,便建起了村里第一批做蓝莓加工的公司,从最简单的果冻、果汁做起,如今发展出了胶囊、干红等数十种产品。2021年,双吉公司加工蓝莓1700吨,销售额达8000万元。当年,石头寨村全部蓝莓园用电量也从2015年的70.87万千瓦时增长到了229.78万千瓦时,其中冷冻加工产业用电占180.45万千瓦时。 看着本土企业越做越大,石头寨村又先后引进了白马中亮、南京富禾、南京宝生源等20多家蓝莓加工企业。走进任意一家加工企业厂房,都能看见全年运转的冷冻库房、消毒机器、规律运转的包装流水线……蓝莓加工链拉长背后,是当地供电公司的大力投入与支撑。2300.51万元农网升级改造资金、36.165公里高低压线路、28台新增400千伏安变压器、69台老旧设备更换,在石头寨,上万亩蓝莓园在充足电力的支持下越做越大。“电力时刻跟得上,我们才更有了将蓝莓产业壮大的底气。”周辉说。 蓝莓品质好,既有城里人来预订鲜果,也有当地蓝莓加工企业来收,种植户完全不愁卖。蓝莓从挂果到加工形成一、二产业联动,安全稳定的电力供应,让石头寨焕发出了生机与活力。 农旅融合 农民走上特色致富路 6月18日一大早,石头寨的蓝莓园里已经有了几位游客。一位年轻的妈妈牵着小女孩认真地采摘着,还不断将小蓝莓送进孩子的嘴里:“这里的蓝莓不打农药,可以直接吃。” 石头寨村的蓝莓对于南京人来说,是品质的保障。2021年,白马镇石头寨蓝莓获评全国乡村特色产品,成为南京市唯一获选的2021年全国乡村特色产品。“好果子、好路子都有了,能不能让消费者自己找上门来,让蓝莓成为石头寨村的旅游名片?”石头寨村李巷自然村以前是中共苏皖区委、苏南行政公署、新四军第六师十六旅等苏南党政军领导机关驻地,是有名的党史学习教育基地,村支书周建明不断思考,如何把蓝莓和“红色家底”结合在一起,走出一条独特的致富路。 “以前游客来,还会遇到没处充电的尴尬,有的索性就不来了。” 周建明说,“但是你看,2021年供电公司免费帮我们安了充电桩,现在就不用愁这个问题了。” 2020年,为做好江苏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国网江苏电力发布推动充电桩建设8条服务举措,在全国率先启动充电设施乡镇全覆盖,并与车企合作提升乡村用户购用车体验。在利好政策的带动下,充电桩安进了李巷村,游客充电更方便,游玩也更舒心。工作人员还定期为村里的充电桩“体检”,动态记录充电桩使用情况,快速响应解决各类用电问题。 驾驶电动车环绕石头寨,车窗外是一片田园美景,电力环境综合治理的“风”也拂过了这里。“看,我们这儿漂亮吧,1999年开始供电公司就开始在这改造,把乱糟糟的电线杆和电线都‘藏’了起来,现在这景色,好多艺术家和学生都喜欢来写生。”周建明乐呵呵地介绍。 近年来,国网江苏电力大力开展乡村电力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配合地方街道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架空线入地、无杆化改造、“蜘蛛网”清理……改造后的乡村,只见青瓦泥墙、农家庭院,村庄秀美而静谧。在电力的护航下,石头寨村依托“红色李巷+紫色蓝莓”发展休闲旅游,吸引了数万名游客来此采摘、观光,促进了莓农增收,也带动农业种植、深加工、旅游三位一体的全电产业链发展。 “我们这儿的农民,都不会跑到全国各地去打工,守在家门口就能赚到钱。小小蓝莓树,就是我们心里值得依靠的‘大树’。”这是石头寨村村民心中共同的默契。
“智慧种植处处要用电,当时确实担心怕解决不了用电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