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傅,又来了啊,快坐下喝杯茶。”5月16日上午,国网南京市江宁区供电公司江宁供电所台区经理高思虎一行来到黄龙岘茶文化村,就被茶农陈立友喊到家里请喝茶,“我家这几年全靠你们推荐的电炒茶机器,才能卖出这么多好茶叶。” 黄龙岘茶文化旅游村位于南京江宁区江宁街道东南部,隶属牌坊社区,距南京市区40公里,素有“金陵茶文化休闲旅游第一村”的美誉,是江宁区11个美丽乡村示范村之一。从农耕手作人均年收入1.8万元的小村落,蜕变成人均年收入10万元,环境优美、生态休闲的农业旅游示范村,优质的供电服务功不可没。 奏响电气制茶“交响曲” 黄龙岘属于典型的丘陵山区,海拔高200米左右。这里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土壤肥沃,非常适宜茶叶生长。该村有茶园近2600亩,主要生产龙针和龙毫两种雨花茶系列的绿茶。 近年来,黄龙岘的知名度持续提升,来往游客对茶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村里种茶的村民多了起来。采茶量大了,原来的炭火炒茶方式已经跟不上需求,电能替代、智慧用能迫在眉睫,江宁区供电公司联合区政府有关部门全力推广电炒茶。 今年56岁的陈立友是土生土长的黄龙岘人,大半辈子守着自家的三亩多茶园谋生。而茶叶制作需要经过风干、杀青、揉捻、调型等数十道工序,因此长期以来每到采茶季,陈立友一家4口齐上阵,白天人工采,晚上手工炒,忙忙碌碌,和街坊四邻差不多,每月卖茶的收入不足两千元。 2020年,陈立友扩大茶场规模,承包了20亩茶园,仅靠全家齐上阵显然不行。于是在当年的采茶季,他雇佣了十几个工人上山采茶,自己则在家负责炒茶。“每天的鲜叶都有100多斤,我和老伴要一个通宵才能炒完。去年,供电工作人员向我推荐了电炒茶机,我就采购了一套,不仅可以自动控制温度,还能自己翻茶,特别方便,炒出来的茶叶不比我这个炒了四十年茶的老‘炒手’差。”陈立友深有感触地说。 过去用传统的炭火炒茶,烧柴、烧煤污染大,手工翻炒费时费力,还不易控制火候。“现在我家每天能采150斤左右鲜茶,用电炒茶一天下来只有几度电,茶叶口感也好。现在南京周边有五六家公司长期从我这里团购茶叶了,我家每个月的收入都超过2万元,人还轻松了。”陈立友规划着,再多承包点茶园。 “清明前后,春茶制作进入紧要关头,黄龙岘村两台配变的最大负荷较平时高出30%左右,所以,我们格外注意监测黄龙岘片区的用电。今年4月,村里的制茶用电量就超过4万千瓦时,这对我们是个很大的考验。”高思虎介绍,于是,该所每天派专人巡查配变,还要深入茶农家中指导用电。同时,利用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及时监测茶园基地专用变压器负荷,线路供电可靠性提升至99.98%。 目前,江宁区供电公司已为黄龙岘村67户茶农完成了“炭改电”。有了可靠的电力保障,该村着力在茶产业上大作文章,成立茶业合作社,与南京农业大学茶叶科学研究所合作,建立黄龙岘茶种、管、养、采、炒“一条龙”标准化体系,茶的产量、品质和村民的收入不断提高。 “黄龙岘村茶叶的年产量达22.5万斤,茶业全产业链产值超过5000万元,茶和旅游业已成为支柱产业。村民们的腰包越来越鼓了,人均年收入超过10万元。享受的福利也越来越好,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牌坊社区党总支部副书记邢有明表示。 “坐在家门口”致富增收 如今,每到周末,前来黄龙岘村旅游、采茶、体验农家生活的都市人络绎不绝,南京IT人王灿就是其中的一员。他在黄龙岘租了一间民宿,每到节假日,就带着家人过来享受乡村的宁静。 “家”门口有一小片他们的“开心农场”,里面种着小青菜、生菜等各种当季蔬菜,平时请一个阿姨帮忙打理,保障他们每次过来都能吃到新鲜的时蔬。“我的工作压力很大,常常感觉烦躁、疲惫,后来经同事介绍,就在黄龙岘租了这间民宿,周末或放长假过来小住,种种菜、采采茶,在山间茶园跑跑步,心情好了,身体素质也好了不少。”提到节假日来黄龙岘度假,王灿打开了话匣子。 43岁的陈长城是聚客来饭庄的老板。2010年,他从部队转业至湖南省邵阳市自然规划管理局工作,每月收入三四千元。2014年,陈长城和妻子一起回黄龙岘老家看望双方父母。当时,江宁区政府鼓励村民从采茶、民宿、旅游多方位发展增加收入,不少村民抓住时机,纷纷改造自家小院做起了农家乐。 “我岳父家有现成的地基,只要改造好,也能和周围邻居一样做好旅游产业!”2015年,陈长城辞去公职回乡创业,在岳父家的地基上翻建了两层小楼,开了这家聚客来饭庄,做起了民宿和农家乐。 “刚开业的时候生意不好,主要是客源不太稳定,只有双休日和节假日有零星客人前来,9间客房最多有四五间住客人。”想起创业之初,陈长城感慨道,“当时电力也不稳定,夏天晚上空调一开,就容易跳闸停电。多亏供电师傅服务周到,每次遇到用电问题,给他们打个电话,不到10分钟就赶来抢修。” “你家的农家乐经营用电和生活用电可以分开来计算,这样每个月能节省一千多块钱。”2020年8月,到聚客来饭庄做例行电力检查的江宁供电所副所长刘亚林提出了建议。随后,该所通过专业测算、接线、装表,为农家乐“量身定制”生活用电和商业用电分开的计费方案,每个月节省电费1200多元。现在聚客来的生意越来越好,客房和包间由原来的9间增加到了18间,即使如此,节假日到饭庄吃住也要提前一个月预定。 “为创建美丽乡村,2012年开始,江宁区供电公司对黄龙岘地区的低压线路实施杆线下地改造工程,仅去年就新上变压器3台,新增容量1200千伏安,新建10千伏线路0.7千米,改造台区低压线路11.8千米。”江宁区供电公司专业负责人张亮表示。 美丽的黄龙岘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休闲度假。据统计,2015年至今,已累计接待游客超过3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000多万元。全村80%以上的农户参与农家乐经营,户均月增收8000元以上,带动了社区及周边近300名群众就业,实现了村民“坐在家门口”致富增收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