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国网东台市供电公司安丰供电所工作人员来到安丰镇丰西村晓亚粮食种植家庭农场,检查供电线路及粮食烘干设施,保障农户夏收用电。 在近3000平方公里的农村土地上,东台市供电公司肩负电力保供责任,赋能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在沃野良田、纵横阡陌间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把电送到“田头冷柜” 3月5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当天,张礼兵的几十万株桑苗结束1个多月的冷库存放,集中装车后发往新疆。每年春天,这些桑苗为张礼兵的宇丰家庭农场带来近千万元营业额。 2021年4月,东台市入选全国100个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整县推进试点。“冷链设施建成后,可以延长大葱等农产品的保鲜期40天左右,满足500吨大葱储存需求。以前,桑苗储存需要租用冷库,现在仅此一项,就节省运输和租赁费用10多万元,预计2年即可收回投资成本。”张礼兵说。 接到申请增容后,东台市供电公司仅2天就完成了接电。当年10月,占地573平方米的农产品冷链设施在宇丰家庭农场建成。原本只能就近低价销售的树苗从此插上翅膀,远销到新疆、内蒙、东北等地,每年仅冷藏桑苗就可带来超100万元的纯收入。 供电服务延长了农产品产业链,沿着国道、农田建起的“田头冷柜”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尝到甜头。在东台时堰镇,双马电气化养殖场建设了一座1260立方、容量450吨以上的自备冷库,业务范围从鸡蛋生产扩大到生鸡屠宰、分割、加工、冷冻,同时为周边老百姓提供农产品冷藏冷冻服务。“为此,我申请了增加供电容量80千瓦,供电公司服务到位,从送电到投产没让我操心。”该养殖场负责人刘和平说。 双马养殖场是东台市供电公司和地方结对的“新农菁英”扶贫项目。创办之初,刘和平就在当地供电所帮助下,选择了电气化养殖模式。经过10年发展,这里已成为拥有20多万羽蛋鸡的标准化养殖基地。去年,养殖场还进一步实施电气化改造,用上了智能信息控制系统,养殖效率提高了50%。 自2021年以来,东台市供电公司建设、改造配农网线路388公里,新增配电变压器103台,把电力送到田埂上、送到家门口,让30万农村人口用上舒心电、省心电、放心电。在业扩报装阶段,该公司优化办电手续,缩短流程耗时近40%,为农业生产抢抓了时间。 土特产融入“电元素” “海客穿海沙,拾贮寒潮退。”宋代诗人梅尧臣用“海客”形容东台沿海特产——文蛤。早在1958年,国家就在弶港蹲门沿海建立了东台县浅海养殖场,养殖文蛤等贝类。然而由于技术要求高、规模小,文蛤养殖至今都还是一项依赖人工和经验的产业。 干了20多年文蛤养殖的刘小贯深知其中甘苦。当年,他的金贯特种水产养殖场刚刚兴建,就遇到了降温大潮的考验。他拉来柴油泵给塘里换水,但上万亩滩涂何时才能全部换好?文蛤苗越冬和换水问题,让创业初期的他备受困扰,直到从同行那里打听到了“秘籍”。 “我听说外地搞养殖用电机抽水,去供电所咨询后,他们很支持,还专门给我架了线。”电力到位,刘小贯陆续添置了自动化的投饵、增氧和给排水系统,极大减少了人力投入,提高养殖效率近80%。在整个弶港镇,90多家养殖场升级为电气化养殖基地,文蛤年产量也在10年内翻了两番,到2021年已接近7万吨,销售额超亿元,成为东台水产养殖业一张金名片。 位于五烈镇现代农业园的东里村,是江苏省首批“味稻小镇”,也是“东台大米”的生产基地。近期,现代农业园接到了供货上海的大米订单,正在组织工人加班生产。东台市供电公司营销人员监测到大米生产基地用电量上涨后,立即将相关供电线路列入重点保供白名单,并上门提供用电服务和指导。 电气化养殖的文蛤、泥螺、鳗鱼,电烘干、电加热的富安蚕茧、东台大米,“电热毯”保温育苗的东台西瓜、弶港甜叶菊……近年来,东台市供电公司以促进农业现代化升级为目标,全力保障农业生产供好电、用好能,累计为5类有机农产品、94种绿色食品提供电能替代服务,全力支撑东台农产品品牌建设。 绿色之路不断延伸 随着乡村经济发展,出行需求日益旺盛,电动汽车成为越来越多企业和居民的新选择。 年初的一天,东台五道展具制造有限公司负责人朱宗洋站在厂区大门口,目送客户驾驶电动汽车离开。回到厂内,他走到停车场,给自己新买的电动汽车充上了电。就在3天前,朱宗洋还在纠结:新能源汽车充电不方便,镇上的充电桩离厂里又远,直到他在4S店遇到了供电公司派驻的营销服务人员。 朱宗洋得知,解决农村地区电动汽车购车后装桩难、充电难的问题,东台市供电公司与车企合作推出“买车-装桩-充电”一网通办服务。在全市多家4S店,车主购车后,可直接在手机上申请充电桩报装,让“车等桩”变成“桩等车”。“不再担心充电问题了,近期,我考虑把货车也换成电动的。”朱宗洋说。 “与城镇居民一样,供电公司在接到农村地区用户申请后,将开展负荷测算、电源点勘察、施工接电等工作。如果需要变压器扩容,我们会免费进行电网改造,为村民安装充电桩扫清障碍。”东台市供电公司营销部主任林爱兵说。 清洁的不止是出行,该公司围绕“双碳”目标,推广绿色用能。梁垛供电所与梁垛镇政府合作,沿着东台旅游三号线——梁广公路架设了280盏智慧路灯,通过直流供电、后台遥控、分时功率输出等手段,每年节约用电4万千瓦时以上。基础设施的电气化、清洁化为乡村发展带来更多可能、注入更大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