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哑老人在供电营业厅做起了针线活

发布日期: 2022-05-16

 

5月9日15时19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径直走进沭阳县马厂供电所营业厅,向营业班班长周红梅招了招手,用手语请她“快过来”。待周红梅来到跟前,老人示意其“别动”,随即从口袋里掏出针线,俯下身、眯着眼,一针一线地为她缝补起绽了线的工作服口袋。这位老人是周红梅的什么人?为何在营业厅里做起了针线活?

老人名叫叶玉兰,今年已81岁,是一位全聋半哑的残疾人,子女在外地工作,平日独居,离马厂供电所营业厅仅两分钟步行距离。自4年前起,她每隔两个月都会到马厂供电所营业厅交电费,由会手语的周红梅接待。一来二去,两人便熟识了。当日15时许,叶玉兰照例到营业厅交电费,当班营业员崔玉州赶紧拨通正在后场处理其他工作的周红梅的电话。周红梅立即小跑着赶来,热络地用手语和老人打招呼并帮助老人在自助机上完成了电费缴纳。用手语表达谢意后,叶玉兰离开了营业厅。

几分钟后,叶玉兰去而复返。原来,她注意到刚刚周红梅在帮其办理缴费业务时,工作服口袋绽线了,于是特意回家拿了针线来为周红梅缝补。

缝补完成后,叶玉兰默默转身离开,周红梅愣了一下后赶紧追上前去轻轻地抱了抱老人。“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当时我脑子里一下子就冒出了这句话。老人缝得非常认真,因为挨得很近,我看到了她满头的白发,突然想起了自己的妈妈,感觉很温暖!”周红梅说。

这动人的一幕,源于周红梅为了更好地服务聋哑人这一特殊群体,主动自学了手语。2017年,周红梅到马厂供电所营业厅任职。她接待的第一位客户就是一位先天性聋哑老人。因沟通不了,“老人急得眼泪都下来了,我也很着急……”周红梅回忆,当时送走那位客户后,她就琢磨,怎样才能更好地帮到这个特殊群体。后来,她了解到马厂供电所服务范围内共有20多位特殊客户,其中,65岁以上的聋哑人就有11位。以往,这些聋哑人到营业厅办理用电业务,常因双方无法正常交流而急得一头汗。于是,周红梅利用业余时间跟着网络视频自学,很快便掌握了能满足日常交流需要的常用手语。在她的带领下,不少同事也开始学习手语,以更好地服务“无声群体”。

作为马厂供电所“铁工”共产党员服务队的一员,周红梅在工作之余还经常帮助聋哑老人解决难题。今年3月,沭阳县开展了多轮次大规模核酸检测,因担心周边的聋哑老人不识字、又听不到广播,周红梅每次都主动上门通知,并帮助没有智能手机的聋哑老人打印好核酸检测预约码,深受他们的喜爱和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