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你们把线路架到田间地头,解决了用电难题。恒温补光灯用电充足了,育苗成活率也有了保障。”4月24日,在江苏省新沂市高流镇老范村水蜜桃种植基地,村民何书高对上门回访用电情况的国网新沂市供电公司供电员工说。 老范村是当地有名的“蜜桃小村”。近年来,该村依托水蜜桃产业,因地制宜打造特色田园乡村,先后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国乡村产业亿元村”。新沂市供电公司为老范村提供全方位电力服务,助力蜜桃小村振兴。 接入动力电 百姓增收有保障 4月19日,在老范村的桃园里,村民们正在查看桃子生长情况,期盼今年丰产丰收。当天,新沂市供电公司“十人桥”共产党员服务队成员陈拉拉也来到桃园,帮助农户检查用电线路和设备。 老范村是当地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2007年村两委班子外出学习,找到了适合老范村的桃产业发展之路。一直在外打工的村民范卫中得知消息后,便返乡种植水蜜桃。早期,老范村的田地大都种植小麦和玉米,不需要水泵抽水浇灌,改种水蜜桃后,通电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为此,新沂市供电公司详细了解老范村转型发展情况,结合配农网升级改造计划,针对性增设电源点、架设电力线路,将电送到了农户的田间地头。同时,该公司还在村支部设立了报装接电快速通道,党员服务队定期上门解决桃农用电需求,为老范村水蜜桃产业起步提供了充足的电力保障。“刚开始桃园里没通电,灌溉浇水是个大问题。后来供电公司建设了100千伏安变压器,储水池的水总是满满的。” 2021年,范卫中成立了专业合作社,智能水肥一体机取代了传统的灌溉机井,通过计算太阳光线入射角,自动调配水肥比例,对桃树生长和挂果大有益处,这也对供电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供电公司会定期上门检查情况,不会出现因电压不稳定,造成水肥调配比例失衡的情况。”范卫中边操作设备边介绍。 电气化升级 产业发展有潜力 4月20日,在老范村新丰华桃业合作社的温室大棚旁,负责人徐本川按下了电动卷栅机开关,一个个成熟的桃子映入眼帘,红彤彤的、有拳头般大小。不到1小时,2名工人配合着操作电动采摘机和自动分选线,将整棚桃子快速分为售卖类和加工类,而在以往,这是5名工人半天的工作量。 近年来,为了激发产业潜力,老范村联合供电公司和农业局,牵头成立了技术合作社,通过引入电气化设备、实施电能替代等方式,提高水蜜桃产业劳动生产率,拓宽深加工产品增收路径。 2018年,徐本川投资建设了10亩电气化恒温大棚,棚内大量应用了补光灯、电动卷栅机、鼓风机等设备,棚内温度、光线、气流等都可以通过手机APP远程控制。了解到其用电需求后,徐州新沂市供电公司上门为其办理了增容服务,并加装了采集终端,将客户用能数据接入智慧能源管控平台,提供能效分析、故障诊断等增值服务。得益于此,徐本川的桃子每年4月中旬即可采摘售卖,价格相比应季价翻一番。 2021年9月,中国农民丰收节江苏省主场活动在新沂市举行,新沂市供电公司在活动现场搭建了农业农村用电咨询服务窗口,徐本川听取电能替代相关介绍后,当即预订了一套电烘干设备,用在他新建的桃果脯生产线。“相比于蒸汽烘干,电烘干采用35千瓦辅热装置,不仅效率高,还能更好的保留果肉口感。”徐本川合作社生产的桃果脯,远销上海、武汉、杭州等地。 注入用心电 乡村旅游有口碑 春日漫步在老范村,波光粼粼的桃花溪,蜿蜒曲折的桃花涧,风格独具的桃花居,勾勒出一幅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 近年来,老范村紧密围绕水蜜桃,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完善文化乐园、民宿等设施,摇身一变成为了江苏省美丽乡村建设的典范。 建设初期,新沂市供电公司多次提前上门,在电力线路和设施选址规划上征求意见,尽可能将老范村的古树、古道和古居完整保留下来。“村口的古树和广场是老范村的象征,偌大的空间看不到任何电力设施,但夜晚依旧灯光绚丽,供电公司的考虑很细致。”老范村党支部书记马斌说。 在建设集中居住区、文体广场、娱乐观景区时,新沂市供电公司多次咨询园林部门,在保证运行安全的基础上,通过在设备外壳绘画、将设备隐藏在景区树木或假山之间等方式,使箱变、环网柜、电表箱与村庄风格和周围环境完美契合,收获了村民和游客一致好评。为满足“喊泉”、桃花溪等部分游乐项目用电需求,新沂市供电公司5次勘察现场,多敷设了近400米电缆,既保障了项目可靠供电,又没有破坏附近的景观。 2021年初,老范村准备建设范蠡书院、乡践客厅、乡宴餐厅等场所,新沂市供电公司提前安排综合能源服务团队,上门对接用电需求,宣传推广全电设备应用,为老范村乡村旅游注入绿色低碳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