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在国际论坛上发布电碳因子研究成果

发布日期: 2025-05-22 信息来源: 内网

5月20日至21日,由国家电网公司主办的“2025能源电力转型国际论坛”及“绿色贸易碳核算规则与电碳协同关键技术探讨闭门会议”在北京举行。期间,公司以系统在线演练形式发布了分时、分区、分压电碳因子测算系列研究成果,获得了与会专家的认可肯定。

自国家电网公司碳业务体系发布以来,公司率先探索攻坚,提出了江苏省级以下电力碳排放因子的精细化计划模型和方法,并完成了分时、分区、分压的电力碳排放因子计算。

目前,公司已经实现了高分辨率的分时、分区、分压电碳因子计算。其中,时间维度包括年、月、日、小时四个层级;空间维度涵盖全省13个地市(并可进一步细分至县级行政区);电压维度覆盖江苏电网全电压等级。由公司构建的小时级动态电碳因子数据库平台,包含的可实时调用的碳排放、碳足迹因子突破44万个,实现电力碳排放的高精度、可追溯、可认证核算。

基于上述研究成果,公司已完成全省各行政区域分时电力碳排放因子计算,能够为政府决策、企业碳管理及国际绿色贸易提供可靠的数据参考。以淮安金湖典型时段情况为例,得益于当地快速发展的光伏发电,当地电力碳排放因子仅为0.4471吨二氧化碳/兆瓦时,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5978吨二氧化碳/兆瓦时)25.21%——这也说明金湖县域电网实现了对新能源的高效承载和高比例就地平衡,直观体现了公司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建设成效。

图为由公司自主研发的江苏电碳因子数据库。

据悉,本次“2025能源电力转型国际论坛”及“绿色贸易碳核算规则与电碳协同关键技术探讨闭门会议”邀请了欧盟环境司、国际可再生能源署、世界资源研究所、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国际绿色电力消费倡议组织、碳披露项目、欧盟委员会环境事务总司等国际权威机构(组织),旨在发起电碳因子精细化研究倡议,推动国际碳核算标准互认与合作。

会议期间,国内外专家高度评价公司电碳因子研究成果,认为精细化因子对推动国际互认、反应中国碳排放领域实际情况具有重要意义,可在用于为企业提供碳认证升级,推动电网低碳转型意义重大。结合公司发布成果,各方还围绕电碳因子测算模型、应用场景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并达成共识、加快推动精细化电碳因子国际统一标准及数据溯源规则互认。


稿件来源:发展部 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彭浩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