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电力报头版:扛牢首要责任 守护城市光明

——国网南京供电公司全力做好电力保供工作
发布日期: 2023-02-10 信息来源: 江苏电力报

2月6日9时许,高铁南京南站附近的220千伏善牵线隧道中,国网南京供电公司3名电缆运维人员使用红外测温仪、钳形电流表、局放检测仪等,对电缆进行诊断。

京沪、宁安、合宁等高铁在南京南站呈“米”字型交汇,春运期间南京南站日均客流逾10万人次。自1月7日铁路春运开始,该公司每天安排200余名运维人员对包括220千伏善牵线在内、涉及春运的供用电线路和设备进行特殊巡视、检测、值守,确保安全可靠供用电。

南京作为省会城市,2022年电力保障任务多达265次、涉及保电时间近300天。重任面前,南京供电公司始终把全力确保电力安全可靠供应作为首要责任,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慎终如始”的担当精神,践行“保电有我,有我必胜”的铮铮誓言,统筹发展和安全、保供和转型,为南京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城市新实践贡献宁电力量。

统筹有力,电网项目高效推进

2022年12月22日,江苏电网年度迎峰度冬最后一项工程——南京500千伏龙王山变电站扩建工程竣工投运。该站是华东电网“北电南送”的重要枢纽变电站,除新建3号主变压器外,还将原2号主变压器更换为高阻抗变压器,有效降低了系统短路电流水平。

保障电力可靠供应始终是电网企业的使命所在、价值所在。去年夏天,南京电网用电最高负荷5次刷新历史纪录,最高较上年增长8%,增量居全省第一。在气温接近40℃、负荷持续走高之际,南京供电公司推动第7座500千伏变电站“落子”——

2022年6月30日,500千伏青石变电站“火线上岗”,负载率最高达78%,支撑了南京新东龙分区总负荷的30%。“青石站如果不能如期投运,江宁、秦淮、玄武三个区将不得不实施100万千瓦的负荷控制,直接影响民生用电。”该公司调控中心副主任李雪说。

一招落子满盘活。青石站的投运,带来了整个南京电网运行方式的重大调整。根据《2022年江苏电网年度运行方式》安排,原500千伏东龙分区一分为二,形成新东龙和秦淮两个独立运行分区,南京220千伏电网架构由“三片五环”增至“四片六环”,供电更加安全可靠。

据统计,2022年南京共有14项主网工程顶“峰”而上,新增变电容量达493万千伏安。

电网发展需与城市发展相适应。针对新能源资源禀赋相对不足、发展空间不大的实际,2022年8月,南京启动“双百行动”,规划建设电网项目101个、总投资138.6亿元,明确将电网项目纳入市重大项目高效推进。

“‘双百行动’构建了政府主导、政企协同、企业实施的电网建设新模式,将在推进电网建设、保障电力供应中有效发挥作用。”南京供电公司副总工程师兼建设部主任白宇涛表示,目前已有1座特高压站、15座500千伏站、126座220千伏站、9条过江输电通道纳入南京市国土空间规划。随着“双百行动”推进,到“十四五”末,南京500千伏“O”型双环网输电能力将显著加强,220千伏网架形成“五片六环”结构,区外受电能力可增至1700万千瓦。

见微知著,运维管理智慧精益

2月7日1时17分,国网南京市江宁区供电公司配电运检二班班长王华收到“石城鹰眼”——配电网全自主监控系统发来的短信:10千伏苏安线N9534开关于1时14分发生配网事故动作,请及时安排抢修。20分钟不到,王华就带领抢修人员赶到现场,冒雨奋战近3小时,于4时01分恢复了苏安线正常供电。

“石城鹰眼”目前已覆盖南京城区以及半数农村地区的约300万低压客户,能第一时间发现配电网故障并向有关人员精准推送故障信息。这得益于南京供电公司试点建成了企业级实时量测中心。

2022年,该公司完成南京地区220千伏及以下主、配、用实时量测数据的接入,由此完善了“石城鹰眼”“配网故障研判抢修指挥”“分时分段线损”三个应用,将配网故障研判准确率提升至90%以上,异动识别时间由50分钟缩短至15分钟。

“南京的供电可靠性已连续3年稳居全省第一、国内领先,2022全年停电时户数下降了32%,这依靠的是设备、管理、作业、协同、决策等5个方面的数字化转型。”南京供电公司设备部主任陈冰冰表示。

2022年4月,该公司建成全省首个“操作巡视双替代”示范班组,借助地面巡检机器人、高清视频、无人机等远程巡视手段,形成立体智能运维模式,能够利用一键顺控、远程遥控等替代传统的人工到站操作。

截至目前,该公司已实现7座变电站的操作替代和9座变电站的巡视替代,主网巡检操作效率提升60%,操作准确率达100%。

不停电作业是提高供电可靠性的另一关键抓手。该公司组建8个不停电作业班组、15个工作组,推行“应带尽带”,高峰期每天的带电作业现场超过100个。

2022年,该公司在精准管控不停电作业安全的基础上,大力推广发电车作业,全面推广复杂类不停电作业,全年共开展不停电作业13924次,比上年增长1/3,其中实施复杂类不停电作业1437次,增长达123%。

倾心倾力,有力支撑保供稳链

2022年7月13日19时至21时,南京高速齿轮制造有限公司接到实时需求响应邀约,随即通过综合能源智能管控平台,灵活调整储能充放电功率并降低部分非生产性负荷,单次最大响应量达7000千瓦。

该企业是全球风电齿轮传动领域的领军企业,在南京供电公司建议指导下,实施厂区全电气化改造,投用200余台电动叉车,建成6兆瓦分布式光伏、2.5兆瓦储能电站,并打造了综合能源智能管控平台。“以前用电紧巴巴的,想节能也无从下手。如今,有了综合能源智能管控平台,所有用电数据一清二楚,还能通过参与电力需求响应,调节用电负荷,获取响应补贴、增加收入,实现多赢。”该企业电气负责人潘宇麟表示。

近年来,夏、冬“双峰”特征凸显对用电负荷管理提出了高要求。“相较传统的刚性负荷调节手段,我们越来越注重服务企业开展能效提升和负荷响应。”南京供电公司副总经理王文天表示,该公司坚持“需求响应优先、有序用电保底、节约用电助力”的原则,于2022年9月15日成立了全国首家用电智慧响应服务中心。

去年夏季,该中心统一调度,配合政府连续18天精准实施需求响应,合计有2700余家企业参与,单次最大响应超过104万千瓦,做到了“错峰能力最大化、电量影响最小化”。

力促电力电量供需平衡的同时,南京供电公司全力确保安全可靠供用电。尤其是疫情防控关键时期,该公司建立24小时协调沟通机制,为防疫重点医院、发热门诊、防疫物资企业等272家重点单位提供全时段电力保障服务。

2022年12月19日,南京江北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内,供电人员经过9个多小时紧张接力作业,敷设400伏电缆120米、新上低压配电柜1台,完成基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0千伏安电力增容项目,为其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生产送上了“及时电”。

同一天,国网南京市高淳区供电公司大客户经理陈云洁和赵磊在特巡中发现,同样生产抗原试剂的宜诺维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箱变高压柜自动除凝露装置失效,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因凝露造成相间短路故障,导致企业内部停电。赵磊迅速联系其代维施工单位,不到1小时就消除了这一隐患。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