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国网南京市溧水区供电公司员工来到溧水区洪蓝街道傅家边科技园,向企业相关负责人了解用电需求。 走进傅家边科技园内的青梅种植基地,沿着蜿蜒的小路前行,梅果的香气扑面而来,累累果实掩映在葱郁的枝叶间。傅家边科技园梅园青梅种植面积有2500亩,已全部通过有机产品认证。每年梅花盛开时,迎来游客踏青赏梅。这里栽种的大部分是果梅,花期过后,5~7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傅家边科技园所产青梅果肉厚、核小,吸引众多企业前来采购,还形成“春赏百花、夏采青果”的农旅融合发展模式。 傅家边社区有120余户农户种植青梅。随着用电设备的增多,用电负荷逐渐增大。2023年11月3日,傅家边社区向国网南京市溧水区供电公司洪蓝供电所电力网格员付珍宝提交用电增容申请。第二天,洪蓝供电所就组织专业人员到现场勘查。经过20多天的施工,配套电网工程完工。施工人员共新建400伏线路6千米,新立电杆13根,更换配电箱2台,敷设电缆120米,新装电表6块,更换接电箱120只。 青梅常温条件下不易保存,采摘期大约为10天。穿梭在梅林间的采摘工动作娴熟、手法轻快。“我一天能赚300元左右。”一位采摘工说。青梅种植基地每天会雇佣当地100多名村民担任采摘工。为了增加青梅经济附加值,不断延长青梅产业链,傅家边科技园陆续推出青梅干、青梅酒、青梅果冻等深加工产品,增设青梅加工生产车间,开发全自动化生产线。 青梅种植基地中心地区还有一个“七要素气象站”,能监测园区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采集到的数据通过互联网传到智慧控制中心平台,工作人员可随时查看青梅的生长情况。 为满足这些设备的用电需求,2024年11月初,国网南京市溧水区供电公司对涉及青梅加工的供电线路实施改造升级,将原有200千伏安变压器增容至400千伏安,新建、改造高低压线路4.6千米,新立、改造电杆12根。 有了可靠的电力,2024年年底,洪蓝街道傅家边科技园建成1000立方米冷库,可储存400吨鲜青梅,还在青梅种植基地铺设果园喷灌设施,在果园内增建了农家乐和旅游接待中心。小小青梅为当地创造2000多个就业岗位,带动周边村民人均年增收约5万元。 此外,国网南京市溧水区供电公司按照供电服务网格化要求,根据二十四节气制订服务计划,组织电力网格员融入404个社区,明确网格责任人,并在村里建起了“村网共建”电力便民服务点,满足了村民在家门口办电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