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翻如电光,大爱暖心房。 在国网南京市高淳区供电公司,有这样一位闪耀着温暖光芒的女性——刘翻翻。她不仅在专业技能上精益求精,更以一颗大爱之心回馈社会。 这位90后的低压客户服务高级经理,是南京市技术能手、五一创新能手及青年岗位能手。近日,她又荣登国网江苏电力2025年度“巾帼建功标兵”荣誉榜,彰显了新时代女性“她力量”的风采。 刘翻翻曾剪下自己的长发,捐赠给需要帮助的癌症病人,并激发了周围人的爱心共鸣,共同投身捐发善举。长期以来,她心系困境儿童,连续多年参与助困活动,为困境儿童购买衣物、书本等,实现他们的“微心愿”。 茧绽锋芒:从青涩新手到业务骨干 因工作性质,营销人员常常需要外出奔波,刘翻翻刚入职时,虽被安排在用电稽查、用电计量和线损管理等内勤岗位,但她认为“纸上得来终觉浅”,在完成自己的任务后,总会主动跟随师傅走街串巷,学习如何装表接电、如何消除隐患。 然而,她的首次装表接电却遭遇了“滑铁卢”:照着图纸做,忙活了两个小时才完成。相比之下,同批入职的男同事则显得游刃有余。“导线最初是弯曲的一捆,需要全部捋直再按要求弯成90度。男同事力气大,做得利索,成果也好。”刘翻翻有些不甘心。 自那之后,她便将每次装表任务视为磨砺自己的宝贵机会,主动请缨,不断练习。她将师傅们的操作过程录制下来,一帧一帧地研究手部动作细节。“捋导线时,师傅们会用左手拿着导线,用右手指甲摁着导线往前推。弯导线时,要先用两手大拇指的指甲抵住导线再使劲……”刘翻翻暗暗下决心,要比男同事“多练一把”。通过长期练习,她捋线的速度越来越快,但右手大拇指的指甲盖前端也微微翻卷起来。2022年9月,在南京市职工职业(行业)技能大赛装表接电技能竞赛中,刘翻翻夺得二等奖。 2024年初,刘翻翻牵头撰写了《降低零时段电能表电量计算缺陷率》QC课题。这不仅是她首次接触QC项目,也是首次担任QC项目第一创作人。“后台系统在处理零时段电能表的测量数据时,电量电费计算经常报错,必须找到原因!”与常规电表不同,零时段电能表并不直接显示电表读数。刘翻翻深入现场观摩操作,熟悉表计表显方式,把全套工作摸得门清。最终,该项目荣获2024年国网江苏电力质量管理小组县公司专题成果、电力行业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成果交流活动一等奖。 “紧急情况下的应变,我可能不如男同事,但要论耐心和细心,我相信自己能做得更好。”刘翻翻在工作中展现出女性特有的细腻。 2022年5月,高淳区供电公司着手对康桥家园、银达新天地、八字角安置房等老旧小区实施表箱封闭性改造,更换表箱内表计接线,确保计量准确与用电安全。接线整齐、标记套管清晰、封签完整、不能漏铜,一步都不能大意。作为项目负责人,刘翻翻连续3个月蹲在楼道里监督,从铺设绝缘垫、设置标识牌和围栏,到送电前的最后检查,每一步都力求完美。没有一点风的楼道里犹如桑拿房,刘翻翻每天穿梭在三四栋楼之间,一盯就是两三个小时,工作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每天下班回到家,衣服都是馊的。”刘翻翻回忆道。 温暖“翻”番:从个人捐发到带动他人 “感谢您关注癌症患者,支持公益事业。我们已收到您捐赠的发束,并将按照您的捐赠意愿,制成假发后免费赠予癌症患者使用。”2022年5月,刘翻翻收到了“捐发助癌友”公益机构发来的一张捐发赠书。那一刻,这个善良的90后女孩甚至觉得有些受之有愧,她说:“我只是做了一件小事而已。” 一次偶然的机会,刘翻翻得知有公益组织在招募志愿者捐出“青丝”,为因化疗而失去头发的肿瘤患者定制、赠送市价昂贵的真人假发。刘翻翻产生了捐发的念头,她想捐赠真发不仅能让癌症患者在相貌上减少被关注度,也能给他们心灵上送去慰藉和温暖,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在详细查看具体要求后,刘翻翻发现,想捐出头发要满足的条件还不少:长度需超过30厘米,且两年内不能烫染。 自此,刘翻翻开始了长达一年多的“护发长跑”。为了避免头发分叉,她用上了从未使用过的护发素,一用就是小半瓶。长发及腰时,洗头后需要吹干,每次举着吹风机吹上15分钟,胳膊都累得发酸。 2022年3月,刘翻翻的头发长度终于达标,十多年未曾剪过短发的她走进了理发店。理发师按照她的要求,将头发扎成6股,分别剪下。之后,刘翻翻将头发寄给了相关公益组织。 一夜之间,她从长发及腰到短发齐耳,同事们担心她受了挫,纷纷前来安慰。“没有失恋,也没有伤心事,我这是捐发……”刘翻翻趁机向大家科普捐发,让大家了解了这项鲜为人知的爱心行动。 “我还会继续养发,待长度符合要求后再捐。虽然剪完发样子丑了一点,但我坚信自己可以克服外界的评价。”刘翻翻的自我评价,让网友们“不满意了”,纷纷夸她“人美心善”,点赞的同时也留言想要捐出自己的头发。 其实,这不是刘翻翻第一次做公益。入职以来,她连续6年主动报名担任高淳国际马拉松志愿者,在现场维持秩序、分发物资。2021年,她报名高淳区“圆梦微心愿”公益活动,自费购买书包、文具袋等学习用品,满足了困难家庭的3名小学生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