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乡村】 海归90后,研究生课题是螃蟹养殖

发布日期: 2022-11-18 信息来源: 国网南京市高淳区供电公司

“秋风起,蟹脚痒。”一入秋,江浙沪的“知食分子”就坐不住了,在包邮区人民看来,每年秋天最重要的事之一莫过于——吃螃蟹。10月,膏满黄肥,江苏南京高淳,90后姑娘邢秀梅家的螃蟹订单也是一个接一个。

10月12日10点,南京高淳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蟹塘里,电动增氧泵不断翻转,邢秀梅手拿笔记本沿着塘口来回踱步,不时拨弄下水草,观察网兜里螃蟹长势,一旁,蟹农们则正在收网,很快这些肥美的螃蟹就将走上人们的餐桌。

邢秀梅,是江苏固城湖青松水产专业合作联社技术总监,一枚“海归”新农人,也是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专门进行“螃蟹养殖”课题研究的硕士研究生。她与螃蟹的故事,还要从一个决定说起。

放弃国外高薪就业

她选择回到幼时玩耍的蟹塘边

邢秀梅是土生土长的高淳人,在她幼年时,父亲邢青松东拼西凑赌上全家积蓄承包了百亩蟹塘。“那时候经常有人上门催债,我就躲在母亲身后,最初挺讨厌螃蟹的。”

后来,自家螃蟹产业有了起色,父亲却常常出差,池塘里的螃蟹反倒成了邢秀梅最好的“玩伴”,有什么心事和悄悄话她都喜欢说给螃蟹听,对螃蟹的感情也变得“有爱”了些。

2010年,邢秀梅考上加拿大的大学,“其实从读大学开始,我就有回来给老爸搭把手的念头,但总觉得自身能力不足。” 

2014年,邢秀梅做了一个改变命运的决定。邢秀梅发现,彼时国内电商之风越刮越猛,线上平台已成为各行各业争抢的赛道,“螃蟹”却少有在网络上交易。她觉得这是个机会,于是便放弃国外待遇丰厚、前途广阔的职位,回到了从小玩耍的蟹塘边。

回国后,她在村里一家一家敲门,“我想在网上开店养螃蟹,需要年轻力量,你愿意加入吗?不会没关系,我可以开班,大家一起学!”村里年轻人联系完,她又打起了国外幼时好友的主意。

“要不要考虑回国?我们一起养螃蟹,现在网购这么火,国外都没有,咱们可得抓住机会。”跨国长途邢秀梅常常一打就是1小时……

就这样靠“上门+电话”的方式,邢秀梅建立了10人的初代螃蟹电商团队。面对大家学历水平高低不齐、缺乏电商和养殖知识的情况,她定期组织培训,积极帮助村民就业创业。

互联网东风+供电保障

让螃蟹产业一路向好

2015年,创办淘宝电子商务村后,青松螃蟹在网上销量一路飙升。第二年,邢秀梅又率先引入了直播的销售方式。

2018年9月的一天,正当主播试镜时,场内突然失电,此时距离开播不到2小时。

突如其来的黑暗,让邢秀梅慌了神,在身边人的提醒下,她立即拨通砖墙供电所服务电话,10分钟后,工作人员王立军抵达现场,经过排查判断故障为客户内部开关出线桩头氧化,导致发热引起跳闸,15分钟后,王立军协助更换新开关后,供电恢复。

“我很幸运赶上了‘互联网+’的风口,每年10月是我们最忙的时候,销售额最高一天就达到5万多元。这时我们最怕的就是用电出现问题,没了电,我们不能直播,客服后台也没法回复,那就瘫痪了……”邢秀梅说。

直播销售离不开电,养殖更是如此。“以前常听家里人说,每到夏季用电高峰,打水、增氧都难,螃蟹养殖规模上不去,经济效益也很低……”想起父辈创业,邢秀梅心生感慨,增氧泵就是螃蟹的生命线,一旦停电就等于被掐住脖子,螃蟹只有死路一条。

“2021年,在供电公司的帮助下,我们在部分塘口引入了‘智慧电力+数字农业——慧养殖’系统,通过技术创新与电气化养蟹,蟹农们不用出门就能掌握塘口实时信息。用电如果出现问题,供电公司也会第一时间收到预警信息。”望着波光粼粼的塘面,邢秀梅很自豪。

今年8月20日22点,持续的高温高热天气导致永胜圩养殖配变出现故障。蟹塘增氧刻不容缓,国网南京市高淳区供电公司抢修人员经过近3小时的全力抢修,赶在蟹塘凌晨“打水增氧”前,完成了配变故障设备更换和全线送电,及时解决了3个养殖工区合计1500亩的螃蟹供氧用电需求。

在高淳,个人或家庭承包一块蟹塘,大多10余亩,最多不超过上百亩。邢秀梅家的蟹塘面积足足有2.1万亩。

“我们真切感受过供电服务的便捷和快速,这对咱们村的螃蟹养殖和销售都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邢秀梅感触颇深。

电力足、产业兴,乡村美、村民富。这样庞大面积蟹塘的背后,是统一管理和高标准化建设,也是电网建设的不断更新。

2019年以来,国网高淳供电公司推出圩区电网升级改造工程,针对青松基地所在的永胜圩产业园区布点增容31台养殖变压器,架设线路54.32公里,杆塔1195基础,为蟹农养殖提供了可靠电力。

不走老路的“蟹二代”

选择通过科技干“农活”

在不少老蟹农眼中,养蟹是个技术活,螃蟹收成好不好要看种苗、管理、经验,甚至看运气,邢秀梅却把运气变成了科学。

2019年,“小有成就”的邢秀梅发现,网上的价格战愈加严重,这样下去,反而会丢了商品的品质。于是她选择再入学,考取了南京师范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我读研的课题就是螃蟹养殖,通过实验培育更好的蟹苗,从源头提高蟹的品质。”

这个塘的螃蟹为什么会生病?偶然性下存在着怎样的必然?经验下是怎样的科学原理?每一个关乎螃蟹养殖的问题,邢秀梅都刨根究底。

现在,邢秀梅的一天,要么在实验室,要么在巡塘。在一帮有着多年养殖经验的父辈蟹农心中,她已成为技术负责人。提到这位把养殖变研究的姑娘,村里的蟹农们总会竖起大拇指:“这丫头,了不起!”

现代化农业因为科技的注入迸发出了新活力。

经过10余年打拼,如今,青松水产专业合作联社已成为当地“固城湖螃蟹”养殖大军中的领头雁,发展成为覆盖20多家成员合作社、3000多家螃蟹养殖户的“全国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年利润节节攀升,更是带动了10多万农民共同致富。

“‘光伏+渔业’的发电项目已经在多地开展并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下一步,我们也打算因地制宜打造‘渔光互补’光伏电站,改变传统的渔业养殖方式,实施农光互补,既符合国家清洁低碳能源发展战略,也为乡村振兴再增添一抹绿色……”邢秀梅说。

回看最初被自己“忽悠”加入“螃蟹团队”中的年轻人,有的已经离开团队,创建了属于自己的螃蟹品牌,有的则留在团队,在蟹塘旁成了家、立了业。“现在的农民,可以在蟹塘边养蟹,可以在实验室里搞研发,可以在电脑前做营销,更可以创建自己的品牌……科技兴农,让我们新农人能做的事越来越多。”

“月亮是中国的圆,农村还是家乡的美。”邢秀梅的朋友圈里有这样一句话。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