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上午,南京市江宁区供电公司客户经理王童来到南京高速齿轮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高齿”),和该企业电气部经理潘宇麟一起查看微电网管控平台中企业生产线排产、光伏发电、储能储充等情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完善新能源消纳和调控政策措施。建设源网荷储协同的智能微电网,提高微电网自调峰、自平衡能力,可提升新能源发电自发自用比例,缓解大电网调节和消纳压力。 2023年,南京供电公司初步建成现代智慧配电网综合示范区,积极服务当地汇聚微电网资源,打造微电网示范项目,促进分布式新能源就地消纳,满足区域用能需求。南高齿微电网是重点项目之一。 南高齿是全球风电传动设备领域头部制造厂商,每年能源消耗量较大。出于降低用能成本的需求,2017年起,南高齿利用自有厂区的屋顶资源,建成1座分布式光伏电站,次年又将车间内液化气叉车全部改造更换为充电叉车,并新增二十余台叉车充电桩,成为我省最早建成全电厂区的企业之一。 之后,南高齿思索进一步增效的方法。2019年,该企业在厂区内建设了一座电化学储能电站,实施谷时充电、峰时放电策略,利用峰谷价差降低能源支出。随着源荷储等要素日趋丰富,南高齿逐步建成了一套完备的微电网系统。 如何让这个微电网智慧高效地运行? 2020年,南高齿量身定制了全电厂区微电网能源管控与智慧互济平台,今年6月又将其升级成为微电网管理运营平台。该平台在南高齿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配电房自动化系统、空调集控系统等多个子系统间架设了一座柔性互联的“桥梁”。通过这一平台,厂区内分布式光伏、储能、空调、V2G充电桩等全部纳入协同运行管理,以达到节能、降本、提效的目的。 “现在,我们的微电网系统每月能减少基本电费成本,并且通过各类负荷互济,厂内分布式光伏就地消纳率保持100%。”潘宇麟说。 除了降本增效,推动智能微电网发展更具有凝聚全社会保供力量的重要意义。 如今,在位于南京江宁的中国(南京)无线谷低碳智慧园区(以下简称“无线谷园区”),来自微电网的光伏电能每日源源不断地存储到位于户外的储能柜中,富余电量上网获得收益,电能通过储能再输送到园区内的紫金山实验室、无线谷电科院等研发大楼中,为创新研发注入强劲动能。 无线谷园区是国家级通信与网络产业创新基地,集研发、办公为一体,其中数据中心、实验室等需24小时不间断用电,一旦断电,将造成精密实验仪器损坏及重要实验数据丢失,对供电可靠性要求极高。 今年5月,无线谷园区打造了无线谷微电网项目。项目利用紫金山实验室主楼闲置屋顶,建设分布式光伏系统,所发电能供园区就地消纳使用,在园区配电房附近建设一套储能柜,在用电低谷时段储存富余的光伏电能,在用电高峰时发电,此外,还对园区多联机空调进行柔性改造。改造完成后,园区可通过群组控制空调负荷调节,可实现负荷秒级响应。 南京供电公司联合高校科研团队在无线谷园区建成了一套低碳智慧园区数字化感知与互动示范应用系统,对区域内空调、办公照明、电梯等主要设备的功率、电压、电流等用能参数进行定点检测。该平台如同一个“智能大脑”,能实时感知园区供配电网络运行情况、用户用能情况,有力保证了园区的供电可靠。 智能微电网的使用场景在不断扩展。今年,全市建成车网互动型、建筑能效管理型、智能制造型、园区源网荷储型和虚拟电厂型五类智能微电网项目共计22个,“政府推动、电网引领、企业实施、社会共建”的智能微电网发展模式在南京不断实践落地。 智能微电网若要发挥更广泛、更深远的作用,必须与大电网连接并与其友好互动,深入到更为丰富的保供应、保消纳等场景中。为此,南京供电公司陆续推动微电网资源接入江苏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参与电力需求响应和辅助服务,助力电网削峰填谷。 极客空间江宁站是南京供电公司打造的车网互动型微电网示范,建有分布式光伏、储能、V2G桩、有序充电桩等各类元素,并接受微电网管控平台统一聚合运行,具备负荷上调、下调能力。 今年国庆假期,新能源发电的波动性、随机性,叠加假期企业用户用电负荷下滑等因素,给电网平衡和新能源消纳带来压力。在南京供电公司的协调下,极客空间江宁站参与了江苏能监办和江苏电力交易中心组织开展的中长期可调节负荷辅助服务交易,在响应时段内通过车网互动调整用电负荷,助力新能源发电消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