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各项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扬州逐步迎来社会面感染新冠肺炎的小高峰,公司部分员工及家属也陆续出现感染症状。面对迎峰度冬保供、人员存在缺口的压力,公司各部门统筹应急资源、加强人员管控、优化值班模式、应用智能客服,积极克服疫情影响,全力以赴保障各项主营业务运行、服务平稳有序、快速及时响应。管理干部带头值守、冲锋在前,一线广大员工舍小我、国网扬州供电公司顾大局,纷纷排除各种困难,踊跃坚守岗位和服务一线,做到阵地不失、服务不断,以实际行动践行“你用电我用心”服务理念。 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筑牢电网安全“双重保障” 自今年10月10日零时起,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就提前谋划,制定应急值班方案,安排11名调度运行人员执行“维扬大楼——蒋王变”两地交替值班的“五班两倒”模式,采用云会议设备实现全员无接触式交接班,最大程度地减少面对面接触,确保疫情期间值班人员的安全。在该模式下,若一地出现问题无法实现电网调控时,另一方可立即补上,两地互为备用,形成双核调度模式,筑牢扬城电网安全“双重保障”。 考虑到疫情发展的最新现状,自12月16日零时起,调度运行人员的值班模式由原先的五班两倒改为四班一倒,剩余一值人员居家“热备用”,随时准备加入战斗。当前,除了检修停送电和新设备启动等常规工作,在值调度员还认真排查了迎峰度冬期间电网的薄弱环节,提前编制保电预案并熟记于心;同时密切关注新能源出力与用电负荷走势,及时调整非统调电厂出力或电网运行方式,时刻准备好处理电网事故缺陷,努力做到精细调度、精准调度、精心调度,全力保障电力可靠供应与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配电运检中心:化整为零 分散办公 面对不断减员的严峻形势,配电运检中心及时启用应急预案,采取“化整为零 分散办公”的工作模式,落实好当前各项电力保供任务。 从12月15日起,该中心所有一线班组人员除留一组应急抢修人员在单位待命外,其余人员均执行“家——作业现场”两点一线的工作模式,既保障工作正常开展又减少人员交叉接触。管理人员按照“一主N备”执行轮班工作制,工作沟通采用微信、电话等非接触方式,实现一人短期离岗,专业管理不中断,有力支撑各项业务正常运转。 根据最新防疫政策,配电运检中心及时调整工作内容,全面梳理了户外环网柜、箱变、大容量配变、各类电力电缆等抢修应急物资储备情况,通过修理、借用等方式增加备品备件储备量,并优化物资仓储、调用模式,进一步提升故障应对速度。同时,该中心还对网格化驻点外协人员健康状况和后勤保障工作开展实时监测,调动多方力量积极筹措紧缺的退烧药品,优先提供给驻点抢修服务人员,增强一线人员坚守岗位、保障供电的信心。疫情期间,各个现场涌现出许多轻伤不下火线,确保服务在线的温馨画面。 供电服务指挥中心:建立人员健康“一本账” 为保证配网调控运行、运营指挥、服务指挥等不间断业务正常开展,供服中心启动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方案,启用蒋王变备用值班场所,实施应急常态响应模式,全力保障扬州本部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该中心内部积极落实防控举措,配抢、服务等专业根据公司要求,按最小化人员规模开展值班,配网调控班采取分组独立、远程交接模式,对双值班场所全部进行封闭管理,严控无关人员进入,做好应急封闭准备。除此之外,供服中心还对每位员工建立健康“一本账”。工作期间,全员自觉做好核酸检测和自身防护,每日每值定时消毒,保证值班人员身心健康,确保工作环境安全;同时安排专人跟踪统计所有人员身体状况,发现异常及时上报,并由备用人员顶上,确保“调控不能停、抢修不能停、服务不能停”。 针对当前较为严峻的疫情形势,考虑众多中小学生居家网课,公司生产一线力量较为薄弱,供服中心还积极响应公司要求,第一时间调整月度停电计划,截止目前共取消配网停电计划38条,确保居民生活供电正常有序。 变电运维中心:应用智能化设备保障安全生产有序进行 “以上就是交班全部内容,交接完毕。”12月20日早上9点,在变电运维中心广陵运维班,值班员高蕾与接班同事通过电话完成交接班流程以减少接触。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白热化阶段,变电运维中心所有班组的上班模式由以往的24小时在岗变成48小时在岗模式,通过增加连续工作时长的方式来减少交接频次,这也是当前应对疫情防控过渡期的运维模式调整方案内容之一。除此之外,该中心及时制定应急值班工作方案,实时动态管控人员健康情况,梳理安排6个运维班、监控班应急值班人员共计45人,并根据动态情况实时调整正常班次与应急值班班次间的职责分工,形成班组“正常班次、应急班次、中心储备人员”三级协助模式。 为第一时间掌握班组运转情况、解决人手不足难题,保障站内设备正常运行,各班组长每日都会在管理群实时汇报人员健康情况、存在困难、需解决问题,以便能及时沟通协调。同时,该中心积极采用巡视机器人、操作机器人、高清视频探头等智能设备来提高巡视和消缺质量,克服人员不足的困难,确保应巡必巡、应消必消,保障迎峰度冬期间安全生产有序平稳进行。